寂寞鸽子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3/4页)

着两个孩子,已经穷途潦倒,又无工作能力,情况尴尬。”

    所以子贵才一定坚持经济独立吧。

    “邵富荣救了我们。”

    “他们在何处认识?”

    “他是我生父的债主。”

    “你生父是什么人?”

    “一个败家的二世祖。”子贵不愿多说。

    可以想象容貌俊美,生活品味高超,否则,怎么会养得出那样的女儿。

    子贵忽然说:“开明,不如我们明天马上结婚吧。”

    “那也好,我们即时飞到拉斯维加斯去。”

    子贵又踌躇“还是,压后婚期?我觉得还没准备好。”

    许开明轻轻搂住未婚妻“别怕别怕,邵子贵,一切会安然无恙。”

    子贵有点紧张,忽然饮泣。

    这是婚前正常现象,婚后一切是个未知数,当然会引起若干焦虑彷徨。

    老实说,此刻开明内心亦有一丝惶惶然。

    贝秀月搬进新居,请许开明吃饭。

    开明与子贵到了,发觉厨房冷清清,菜堆在一角无人处理。

    “这是怎么一回事?”

    秀月沮丧“本来借阿笑,阿笑临时有事不来。”

    子贵笑“别急,把我们的工人叫来,开明,今晚你大展身手。”

    秀月看着他俩“子贵,你有开明等于有了一切。”

    子贵笑“是吗,我还以为有双手即有一切。”

    “那么,你如虎添翼。”

    片刻佣人来到,开明卷起袖子,大显神通。

    他看到厨房角堆着一箱箱香槟,像人家矿泉水与汽水那样处理,就更加了解为何这位大姨绝对不能放弃赡养费。

    上菜时秀月已经有点醉,用手托着头,不胜酒力,可是并无牢騒。

    子贵看着jiejie“耳环怎么只得一只了,这种金丝雀钻很难配得回来。”

    秀月却不懊恼“终于搬了出来,兜兜转转,晃眼十年,仿佛原地踏步,人却老了。”咭咭地笑。

    语气有点凄凉,开明低下头。

    她用手掩脸“像我这种女子,二十五岁,已经老大,开明,你没见过我年轻的时候吧。”

    子贵劝说:“你少担心,还有十多二十年好美。”

    “子贵,十多岁时永远不觉疲倦,跳舞到半夜回来挨母亲责骂,干脆再离家去吃宵夜溜达到天亮。”

    “你很伤母亲的心。”

    “不,母亲一颗心早已破碎,不过拿我来借题发挥。”

    开明觉得她言之有理。

    子贵叹口气“看开明弄了一桌菜。”

    秀月说:“我来捧场。”

    真没想到秀月可以吃那么多,子贵食量也不小,看她们姐妹大坑阡颐是人间乐事,开明很怕那种凡事装蚊子哼,又动辄茶饭不思辗转不寐的所谓美女。

    终于,开明看看表“明早还要上班。”

    秀月抱怨:“开明最扫兴。”

    子贵帮他“除却你,谁不用工作。”

    开明说“我们告辞了。”

    上了车,开明才问:“秀月身上那件淡金色衣裳是什么料子,从没见过那种质地。”

    子贵微笑“她是穿衣服专家,这一穿已穿掉人家几十年开销,那金丝叫莱魅,是她喜欢的料子之一,她还钟意丝绒、奥根地纱及缎子,都是牵牵绊绊,不切实际的东西。”

    开明问“她会不会上银行?”

    “别小觑她,许多事上她比你精明。”

    “怎么会,”开明说“你看她何等狼掷生命。”

    子贵笑不可抑“你居然以你的标准去衡量贝秀月,她觉得你我为区区五斗米日做夜做才是浪费人生。”

    开明抬起头“是吗?”

    真没想到邵富荣会迅速处理继女的家事。

    他在电话里找到许开明“你下班到我公司来一趟。”

    约好六点半,开明早了五分钟,在接待室等,邵富荣亲身出来“开明,这边,”

    他开门见山“我已约好山本明下星期一见面。”

    许开明很佩服,他是怎么开的口?

    答案来了:“我直言我是贝秀月继父。”

    那也好,直截了当。

    “原来,日本人不知道有我这个人,秀月从来不曾与他提及过,我只得说,我与他师父有过一面之缘。”

    许开明不得不小心翼翼:“他干哪一行?”

    邵富荣笑一笑“他与我一样,投资餐馆、酒店、夜总会生意。”

    “届时我也想来见他。”

    “把子贵也叫来,人多势众,我们好讲话。”

    开明忍不住笑出来。

    “秀月倒是不出现的好,这次她不告而别,的确叫男人下不了台。”

    “谢谢你邵先生。”

    邵富荣叹气“那是我所爱的女人的骨rou,我应当爱屋及乌。”

    开明称赞他:“只有高尚的男人才会那样想。”

    “是吗,”邵富荣高兴极了“你真认为如此?开明,你我有时间应当时时见面。”

    又一次印证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句话。

    邵富荣又说:“秀月脾性与她母亲非常相像,”声音渐渐低下去“我认识淑仪的时候,她也是二十五岁…”他忽然在该处噤声,像是牵动太多情绪,不便再说下去。

    开明识趣地告辞。

    自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