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逐一应验 (第2/3页)
动的,再加新课进士的荣耀光环,不到半ri整个京师城中酒肆茶店中对热气球这一新鲜事物的讨论热潮就与新科进士的话题相提并论。热气球在兴国寺空长时间滞留,并且明显保留了继续往高里升的余量——实际就是连设计制造热气球的格物科学生也并不知道他们自己所制造出来的热气球到底能够飞多高,在空中滞留的时间有多长,甚至他们从来就没有ziyou放飞过热气球,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更不知道热气球在一般情况下能够飞多快。 在空中飞行或是滞留对于所有人都是极为兴奋和向往的,但在这种兴奋和向往的背后亦有着对天空的敬畏。如果王景范的父亲还活着的话也许早就进行热气球ziyou放飞的尝试了,但是王景范却只能如同婴儿学步一般,宁可多花钱多费时间也要保证热气球的安全xing——到了空中一切都不受控制,先前在ziyou放飞热气球的时候就有动物掉进冰冷的河中事故,一旦出了人命对于王景范和白沙院都是重大的打击,兴许一次就可以让王景范的“大学梦想”化成影。 热气球所引起的轰动自然让蔡恕喜出望外,这也就意味着王景范所提出的热气球尚未开始正式经营就有了很好的开头。格物科的学生更是欣喜若狂,尤其是登热气球飞行的那三个学生,他们并非是热气球的升空第一人,在研制热气球的过程中进行的试飞次数难以计数,后期载人升空也有数十次之多,格物科学生几乎人人都乘坐数次之多,甚至是地面纤绳的苦力都有几个乘坐过热气球。 格物科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会被载入史册,当他们三人从热气球篮筐中走下来的时候,周围人群对他们都投来敬意、艳羡的目光,这使得他们明白自己已经创出了大名气。格物科所收的学生早期因为王景范的因素有不少“投机学生”,后来这些人逐步退出,目前剩下的这十几个学生绝大多数人都志不在科举做官,他们就读格物科多是出于兴趣。今天在大相国寺放飞热气球一下将他们的声名传遍京师,让这些学生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王景范觉得热气球成功的在京师获得了巨大的声名,一些相关计划也要跟着推进——蔡恕所关心的以热气球盈利补充院经费;向枢密院推介热气球的战争用途;让格物科的学生对热气球进一步的测试,包括ziyou放飞和制造运载能力更强大的热气球以尝试其运输方面的潜力… 之所以这么急的推进各种计划,也是全因王景范觉得自己不可能在京师留多长时间了——原本从蔡州回京述职进入馆阁,按照惯例怎么也要呆两三年才有机会外放或是获得其他实职,他也计划好了在京师的时间要经营好白沙院,不过欧阳修让他看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这样一来固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却也将自己先前的计划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也就逼着他在离开前早做安排免得手忙脚乱。 事件的推进程度远在王景范的估计之,在东华门唱名后的第五天,朝廷诏令:“以三司使宋祁为端明殿学士、知郑州,权御史中丞包拯为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因包拯在欧阳修之后便在家回避任命,中省封驳两次皇帝坚持己见依旧不同意,这一次副相韩琦亲自前往包拯府邸,说服了包拯就任。 除了宋祁和包拯的任命之外,随后也传来了朝廷批准欧阳修免除知开封府事,却不同意其出知洪州,而是任命他为给事中,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这项关于欧阳修的任命对于所有人而言并不意外,欧阳修请辞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只是他的名望太高,若是骤然放他赴外任会引来中外议论,朝廷不愿意担当这样“不容人”的骂名,便按了个给事中提举在京诸司库务的闲职。 大宋帝国沿袭前唐体例亦有三省六部,给事中真正的叫法便是“门下省给事中”,专门审读奏案、驳正违失,不过大宋的权力中心都集中在中省,门下省的功能早就被中省侵蚀干净已是名存实亡,给事中无非是文臣迁转寄禄官阶。 对欧阳修的任命一下,王景范也就明白下一个就要轮到自己了,这场三司乱局中出头的人都有人事变动,就剩下自己一个尚未处理。到了这一步他也知道自己的去向其实已经被安排好了,只不过中省被自己一棍子打得有些突然,多少让中省重新审视这个年轻的有些过分的翰林侍读。 最为重要的是王景范是韩绛的侄女婿也不是任人拿捏的泥人,就算把王景范赶出京师也要与韩绛磋商后才能最终决定,若是将韩绛惹毛了也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一届科考已故刑部员外郎、知制诰韩综的儿子韩宗道考中进士,韩氏一门自韩亿以下至此已是一门六进士,也许论渊源比不同为河北豪族的韩琦家族,但进士就是家族兴盛的保证,一门六进士这等兴盛家族似乎在大宋帝国政治版图的各方豪强中还是头一家。 不过在欧阳修辞去知开封府事的第二天紧随而来的一项任命,让原本就不是很好处理的王景范更加难以对付——翰林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