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祸之所伏 (第1/2页)
第二十二章:祸之所伏 苏大伯搁楼上的藏书斋里。孙发生正在挑选要借的书籍。 苏大伯已经把他当成了可以交流的挚友,正在侃侃而谈:“有人说书籍就是粮食,你信么?” “书是粮食?”孙发生莫名其妙:“书又不能吃!” 苏大伯哈哈大笑:“不懂了吧!举个例子,大伯以说书为生,成家立业养家活口全靠说书的收入,而所有供我表演的素材全来自这些书里,书籍不是粮食又是什么?” 孙发生若有所悟:“这样啊!是不是说书里的知识可以换来粮食?” “应该就是如此!但必须把书读懂了!读透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下笔?写作文啊!”“不是写作文,是写文章!写书!好的文章,好的书是可以拿到润笔的。” “润笔?那又是什么?”孙发生一头雾水。 “写稿的酬劳,买粮食的钱!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这个道理!” “原来是这样!一万卷书,到那里去找?”孙发生沮丧起来。 “你别着急嘛!有机会读书时必须珍惜,就像现在,不就在向万卷书积累么?” “对啊!谢谢大伯,你又让我懂得了许多东西。” “不必客气,谁让我们爷儿俩投缘?”苏大伯离开说书的茶馆越久,所感受到的孤寂越多。一开始只是把孙发生当成倾诉的对象,后来逐渐喜欢上这个孩子,便想把一身的所学都传给他。甚至包括这个藏书斋中的几柜子书。苏大伯虽然有自己的儿子苏学武,可惜儿子一直对读书不感兴趣,宁愿揹了弹花弓走村串户养活父母,让苏大伯最终放弃了诗书传家的打算。 孙发生拿了一本《儒林外史》,说:“大伯,我今天借这本。” “好啊!眼光不错!知道书名是什么意思吗?” “是不是读书人另外发生的事情?”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但本书是讽喻无良文人的,你看看也有好处。” 孙发生兴冲冲地告辞回家。一路上听说八角井中有一个死人,大吃了一惊,赶忙把书送回家去藏好,锁了门直奔八角井而去。 井沿边围了一圈人。龙王庙前的台阶上挤得满满的,根本钻不进去。 “孙发生,这里!”井沿边的土坎上,站着盛狗儿、盛春枝,向着孙发生直招手。 孙发生爬上土坎,站在盛狗儿身边。 “是金窝县来的浮肿病人。”盛狗儿说,指指井沿边用草蓆裹着的尸体。 孙发生觉得汗毛倒竖,根本不敢多往那里看。盛狗儿觉得他在发抖,问:“你怎么了?” “怕!他会变成鬼的,千万不能看!” “你瞎说!人死了往土里一埋,就什么都没有了!有啥可怕的?” “你不信算了!人的灵魂是不会死的,会来找看过他尸体的人。” “我才不信!”盛狗儿笑了:“今天水井淘干净,明天你会不来挑么?” “我宁愿去下街水巷口挑,也不会来八角井。” “算了!我逗你玩的!你明天早点来挑水,我起来陪你!” “真的么?你别说话不算话!” “发生哥,别听哥哥的!他天天睡懒觉,根本起不来!”盛春枝说。 孙发生根本不敢天不亮一个人去八角井挑水给他的几家用户,只好去下街四方井挑水。路程远了一倍还多,用户还嫌井水没有八角井的好吃。 “小三儿还是挑八角井的水吧!人家淘干净了的。”苏大娘说。 “是!大娘,我明天一早去挑八角井的水。”孙发生答应着。 第三天,孙发生起了个大早,挑了水桶来到八角井井台上。曦微的晨光中,井水泛出青冷的色彩,果然不愧为田坝中最好的泉眼。孙发生打好两桶水,把桶绳糸好在扁担上,不敢再在停过死人的井台上耽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