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_假真并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假真并观 (第2/3页)

正确的知见。“得道疾矣”什么叫疾?很快,非常快。得道疾,得道非常快。你能这样去研究和认识,明白这个理,就会很快得道的。关键是我们要细下心来,静静地去观察,静静地去体会。怎么去体会?不是你去想象的体会,你要观世界,怎么去观世界?谁能讲一讲怎么去观世界?

    弟子:反闻闻自性。

    好,讲得很对。观世界,怎么观?反观。不是让你用眼睛去观,放你的六根去观,是让你去反观。反观为观,直观那是属于世间法,反观是修道的法。什么叫反观?

    弟子:放下念。

    对,反观就是放下,就是不要打妄想,那就是反观。你以为是拿这眼睛满哪去瞅?“反观,我这样反观,我瞅瞅里面是什么,这个那个的。”你就不在外面观,在里面观,所以你还是随着念头去观。反观就是不随着念头去走,不打妄想,这就是反观。

    那不打妄想,它不是没有吗?只有没有妄想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地观察世界、天地。有了你的想法,永远也看不到天和地。你以为你那个是观哪?就坐在那“哎呀,我观这观那,我想啊。”你想什么?只能是一种妄想,有想就不能观。反观就是放下你世间的观,把你的六根收回来,不打妄想。你不打妄想,真观就会现前。这是不可思议的,佛法不可思议。所以我们用功在哪用?就在这上用功夫。

    今天很好,现在大家的知见开始走向正轨了,这很好。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心经》你根本就不懂,你修行也没法修。平时你尽看别人的毛病去了,完了!你这叫真观哪?不管他对和错,你都是一种错误,而你还以为是在观天地。

    天地万物你都应该反观,吃饭要反观,对物质要反观,对一切人也要反观,都要反观。观谁呢?观自己,只有通过观自己,达到观无念。你无念的时候才会真观,你那个灵觉的觉性才会起来。你以为你想象就能有觉性?你越放肆,觉性越没有。只有你反观的时候,觉性就起来,从哪起?就从你念念起,当你要发现别人有问题的时候,马上回过来,放下“阿弥陀佛!这是我的过错,是我的念头,这是我的妄想,我眼睛又去看别人了。”马上回来,把心放下,你这才叫真正的开始观,就从你自己的念头开始。

    刚开始可能别劲点,这眼睛不停地老往外跑,看到馒头,马上就去瞅,看到人,马上就看。特别是世间人观察女人,他眼睛能把女人给送挺老远,想拉都拉不回来,就像有根线拽着呢,这个难受。我们也是这样,我们虽然不像世间人这么做,但是我们应该随时随地都要把眼睛收回来。

    过去的祖师大德都是怎么观的。像来果老和尚,进禅堂好几个月了,有一天走到方丈室那块,侍者在那门口站着,他顺便瞅了眼。那侍者就呵斥他:“你瞅什么瞅?不好好修道,你满哪瞅啥?”就瞅一眼,来果老和尚就挨说了,那都不行的。后来打七的时候,人家问他说:“你看那释迦佛有没有胡子?”“啊?不知道啊。”在禅堂中间供着释迦佛,他都不知道佛长什么样?天天出入那屋,好几个月,都不知道佛长没长胡子。

    因为过去画的那佛像,有的画有胡子。我们现在一般顺口就答:“没长胡子。”因为啥呢?因为我们看的佛都是没长胡子的佛。过去不是,唐朝那时候,密宗现在还有,有时候画佛还留点小胡子,像世间人似的。来果老和尚他都不知道佛长没长胡子,好几个月都不知道。那就是反观。

    你觉得你眼睛瞪得挺大是反观,一照相,你看照的那个照片,那眼睛瞪得老大。那干吗呢?你都是在放逸,一看就知道你没有修行,有什么修行?那眼睛还瞪着,还看世界。你看世界,实际上是被世界转,你心里有了世界就没有佛。有佛的人,他没有世界的概念,也没有外面一切众生的概念,只有凡夫才这样。我们都是看这看那,都没有真正地去观。

    真正观就是反观,观什么?怎么观?就是无念去观,把你的想法空掉,不是反过来“哎呀,这什么意思呢?这大地怎么长成这样呢?”闭着眼睛去想,那你也不是反观。头一个要把眼睛收回来,平时走道或干什么事,你眼睛不要到处去乱看,东看看、西看看,看什么呢?一看就完,眼睛都定不住。上回有一个人来,一看那眼睛,就知道定不住,你瞅他眼睛,从东头转到西头,从西头转到东头,就没完没了,他自己控制不了,一看,就知道那个心在乱动。完了!眼睛一乱动,你这个心就动了。

    你看那老修行,那眼睛就像个木头似的,灰蒙蒙的,也不亮,因为啥不亮呢?他也不想往外观,看什么?看着好像有个眼睛在,实际上他根本就没用这双眼睛。你要是用这种眼睛,那你正是走错路了。有眼睛要瞎,这是宣化上人说的:眼睛要瞎,耳朵要聋,要没有舌头,没有鼻子,你这才行。有这些东西你都不是真观,没这些东西你就是真观。

    你看看虚云老和尚,不管什么时候,照相也好、干吗也好,虚云老和尚都是两眼往底下一低,眼皮一耷拉就完事儿了。虽然我们不能像虚云老和尚那样,有那么大修行,能时时的反观,但是我们的眼皮也得耷拉下来,别老变成双眼皮,要变成单眼皮,把你眼皮抻得长长的,能把眼睛盖住,世界再好也不瞅。

    原先从五台山走到山西,可能是沙河啊还是涞水?我忘了在哪个地方,还在山西境内。那天走到半夜的时候,前面就有个寺院,它弄个灯,晚上也点着。我们俩想:得了,就奔那个灯,不休息了。一瞅这灯,心里生欢喜心了,说:“赶紧上寺院去休息吧。”就拼命地走,左走右走。后来到人家商店去打听,人家商店人一看,很不高兴,以为你要东西来了,都不爱理。后来问了一下“不知道。”一看,自己找吧。

    左找右找,想找着这个寺院睡一觉,在那休息一下,找到天亮才找到。找到天亮去了,这一观,把我们观得不知道上哪去了,观到天亮,你想达到的目的,根本就达不到。去了,是一个密宗师父,还没起床呢,居士给通知一声,后来给我们安排一个地方,也没有寮房,他自己住的那个地方算不错的。在一个观音殿里的一处有几张床,在那休息一会儿。等到中午过完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