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3/4页)
,令我更是火上加油。 自己不孝顺,还鄙夷地将莫须有的罪名加到我身上去! 认真岂有此理。 无他,父子二人是一心一德的一回事,丁盎山身体内流着丁松年的血液,有弃恩忘义的质素在内。 我气得无以复加,赶狗入穷巷,老羞成怒,我冲前去,握住了儿子的手臂,一直把他拉出大门。 盎山惶恐至极,高声叫喊:“不,不,我不跟你去,我要跟李老师!” “他妈的,谁希罕你跟在我屁股后头干活了,我这就撵你出大门去,有种的去了就别回来!叫那姓李的女人养你、教你、跟你过世,看你是个什么收场?怎么了结?” 我发了疯似,直把儿子摔出大门去,完全不理他叫嚷。 他不会死,不会出事。他晓得照顾自己,争取为所欲为,所有丁家的男丁都是这副样子,不会有例外。 我气得动弹不得,坐在客厅内喘息,像一头斗败了的蛮牛。 略为定下神来,我明白自己反应激烈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受不了丈夫变志的刺激,将小儿子作为发泄对象。 不能叫我再忍受姓丁的人,自己最最最亲密的亲属,为了别个女人,可将我置之脑后。 如果是,我宁可把他撵出家门之外,整个的相让,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第24节 难道我就没有自尊了? 是吗?忍心赶走儿子,是不是等于可以同样心肠对待丈夫? 我轻叹,心是自知二者的分别。 不住的胡思乱想,哭一下,息一下的,过了好久,好久,抬眼一望,发觉周遭黑暗,原来,已经入夜。 客厅没有亮灯。 也没有人。 只剩一人!甭魂野鬼似地蜷伏在黑暗之中。 我是不是已经死了? 死了多好,死了不用再打发自己过日子,不用理会丈夫是否会遗弃我,若是我先扔下他不管,必定不会像如今般痛苦,因是我棋先一着。 对,对,如果未死,可以寻死。 我竟兴起了这个念头。 我心口相向,是不是很恐怖? 然,比死还要恐怖的怕是寂寞,像我如今这副样子,完全无人理会、无人关注、任我自生自灭,那种感觉,令我汗毛直竖。 忽然的有微弱的开启大门的声音,似乎是死寂之中的一点生气,太好了。 总有人要回来了。 大门打开,放进来的光线,使我看清楚来人是谁? 果然是丁松年。 他没有扭亮客厅的灯,就直走上睡房。 他上去找我?松年竟没有觉察到客厅内有人。 由得他去,等会他发觉不见了我,心急了,才会感觉到我的重要。 苞我一旦发现松年心目中不只我一个女人时,才会额外的紧张他一样。凡人对手上所拥的一切,都不会太珍惜。只有在失去之后,才会诚惶诚恐、如珠如宝。 我一直坐着等,松年还没有下楼。 也许他在睡房找不到我,跑到天台花园去,我们的住宅是本大厦顶楼的豪华复式单位,睡房外还有通道直上花园。 然,我的估计全然错误。 不一会,我看到松年挽住了一个行李箱,直走下楼来,准备离去。 天!他回来不是为见我,而是为更进一步的逃离我。 为什么? 因为我在他心目中,已全然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与地位。 我想惊叫,但咙喉像被一团出龊肮脏气堵住了,造不了声。 丁松年,我的丈夫,切切实实地走了。 那份惊惶失措害得我只晓干睁着眼,仍呆坐在黑暗之中,一点办法都没有。 大门“砰”然一声再度关上后,我才尖叫出声来。 屋子里依然静谧一片,连回嫌诩欠奉。 我把身子蜷伏起来,成了一个小rou团堆在软皮梳化上,不动。 我不打算追出去,不打算跟他理论,不打算强迫他留下。 要离开我的人,尽管收拾妥他们的包袱,看我许曼明紧张不紧张? 一个人也可以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 为什么? 电话铃声忽尔响起来,石破天惊地响起来,在如今这个肃静至极的环境之内,不愧是一股希望和生气。 我蠕动着身体,伸手去抓电话筒。 “喂!”对方是把女声,并非丁松年,当然不会是他。 我答应着,问对方找谁? “你是大嫂吗?” 是松年的母亲。 “大嫂,发生什么事了?富山一直哭闹不停,由他的补习老师李小姐陪着跑到我家里来,问他,他只是摇头,说你把他撵出家门了,坚决不要再回家去,李小姐没办法,摇电话到松年办公室请示。” “是松年嘱她把富山送去你家吗?”我问。 “又有什么办法呢?是你这样子对待小孩子。” “叫他回来吧,现在没有事了。” “大嫂,这不是闹着玩的时候,小孩子也有自尊心,如果他肯听话,我早就把他送回来。” 我听着也觉好笑。 连小孩子也有自尊心,那么,就单独是我许曼明不需要自尊心,可以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用不用把电话筒递给丁盎山,由我这做娘的向他道歉一声,求他别离家出走。” “大嫂,你的语调太令人莫名其妙了。” “最简单清楚没有了。他是我的儿子,不听话,就撵出门外去,他要回家里来,先向我请罪,否则,那一个人收容他,我也不管不理不闻不问。” 对方静默一会,随即说:“很好,大嫂,这是你说的话,有什么后果,不要怪责别人,从来什么事都是有因始有果的。我这就让富山跟我住了。” 也不待我回应,就挂断了线。 从来,我跟家姑的感情也不过尔尔。 如今闹出事来了,家姑当然不会往我的一边站。 一直没有跟翁姑弄好关系,只为松年的父亲身体一直不怎么样,再加一次脑充血,差点儿没有命,出尽柄际名医,把他抢救过来之后,立即宣布退休,将企业大权交给丁松年,再召回柏年,让兄弟二人早早继承父业。 家族事业在几年家翁去世时,早已推在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