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2/2页)
ndsandRust》是有“民谣之后”之称的JoanBaez(要念 琼拜雅,不是琼贝丝哦)最好的创作曲。JoanBaez在50年代末期 投入美国民歌运动,她的嗓音近乎完美,很快便在歌坛崭露头角。 60年代她结识了被称为“民谣之父”的BobDylan(巴布狄伦), 两人惺惺相惜,彼此倾慕对方才华,于是产生恋情。此后两人四处 演唱时,几乎形影不离,是当时人人称羡的神仙眷属。只可惜这段 感情最后还是无疾而终。” 『我知道她们为什么不能在一起了,因为一个叫民谣之父、另一个叫 民谣之后,父不能与后配,不然mama就惨了。』 “称呼不是重点。因为她们也分别被称为民谣皇帝和民谣女皇。” 『女皇这称呼让我想到武则天,莫非JoanBaez很凶?于是民谣皇帝 只好喜欢民谣贵妃或民谣宫女之类的。』 “你很无聊耶,到底要不要听故事?” 『要啊。你一定渴了吧,抽屉里有一罐饮料。』 “谢谢。JoanBaez在1975年写下《Dia摸ndsandRust》,纪念她和 BobDylan两人之间有如钻石与铁锈般的爱情。” 『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歌名要叫:钻石与铁锈?』 “你要从歌词里去体会。如果在多年后某个满月的夜晚,你突然接到 旧情人来电,你的心情会如何?” 『我会说:饶了我吧,我有小孩了。』 “喂。你的心情会如何?” 『目前我不知道,只能试着体会。』 “歌词有些长而且晦涩,毕竟描写的是JoanBaez的心境。你想想, 当一个人把自己比喻成铁锈,却把内心深爱的人比喻成钻石,这是 什么样的心境?” 『这是一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心境。』 “我好像在对牛弹琴,你一点都不懂这种心情。” 『我会努力研究歌词,这样可以了吧。』 “歌词有个地方很有趣。上个月我看到JoanBaez现场演唱录影带, 她竟然唱TtyyearsagoI波ughtyousomecufflinks。” 『歌词应该是:TenyearsagoI波ughtyousomecufflinks。』 “没错。所以你猜JoanBaez为什么要唱错?” 『她老了,所以记错歌词?』 “不。因为现在离她写这首歌的1975年,已超过10年。所以歌词中 『十年前我买过袖扣送你』这句,要再加上10年,于是就变成了 Ttyyearsago。” 『这样很无聊耶。』 “你不懂啦。对JoanBaez而言,《Dia摸ndsandRust》是活的, 所以随着时光的改变,歌词里的时间也会跟着改变。” 『太深奥了,比物理还难懂。』 “那你就听歌吧。那卷录音带里还有一首《Blowinginthewind》, 是BobDylan的代表作。以前JoanBaez常跟他合唱这首歌。” 《Blowinginthewind》这首歌我的录音带有,以前很常听。 Howmanyroadsmustamanwalkdown Beforetheycallhimaman… 一个男人得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子汉? 不用走太多或太久,只要连续写三次一万字作文,而且还是同一篇, 一定可以从男人变成男子汉。 搞不好还可以从单纯的写作者变成骗稿费魔人。 『你为什么会弹吉他?』 “我就是为了《Dia摸ndsandRust》拼命学吉他。或许将来某天, 我可以弹这首歌给你听。” 『如果可以听你弹吉他,那我们前世得回眸多少次才够啊。』 “这比擦肩而过难多了,我想起码得回眸一千次吧。” 『回眸一千次?脖子会扭到吧。』 “值得呀。如果你听到我弹《Dia摸ndsandRust》,一定会感动得 痛哭流涕。” 『要我痛哭流涕很简单,你讲冷笑话时,我也常痛哭流涕。』 “喂,我的冷笑话都很经典耶。” 『不过你将来某天弹吉他给我听时,你要小心吉他的弦喔。』 “小心?为什么要小心?” 『吉他的弦可能会断啊。古人常说:琴弦骤断,必有英雄倾听。由于 我算是英雄,所以吉他的弦应该会断。』 “很难笑,零分。” 关于弹吉他的话题,她总是兴致勃勃,很容易从文字感受到热情。 她还告诉我,她学会弹的第一首西洋歌是《DonnaDonna》。 《DonnaDonna》其实是以色列民谣,Donna的意思是自由。 她说这首歌出现在1960年JoanBaez的首张专辑。 看来她似乎对JoanBaez情有独钟。 “喂,快放寒假了,先跟你说声恭喜发财。” 『过年还要两个多礼拜耶!晚点再说会死吗?』 “你看不懂中文吗?『快放寒假了』。” 『寒假又如何?还是有辅导课,要来学校啊。』 “那是你们那种正常的高中生,我们是补校学生,寒假就是寒假。” 『你们寒假不用上课?』 “是的,好好享受你的寒假辅导课,我明天开始放假。恭喜发财。” 『喂!』 她没回纸条,果然是放假了。 至于我,寒假里除了过年放几天假外,其余时间还是得上课。 同样的教室、黑板、老师、课桌椅,只是抽屉内不再有纸条。 好空旷啊,我每天进教室都有这种感觉。 而且觉得这个寒假好漫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