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绝奇侠_第十三章义行缘获天地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义行缘获天地珍 (第2/6页)

我…我不是在梦中吧?”

    惊愕难信的呆立半晌,终于恍悟此处的玉脉与上方山腹内的玉脉乃是同一片玉脉,奇怪的是为何此处玉脉是“寒玉”而上方的则是普通的玉脉!莫非是因为此处玉脉常年浸于寒水中而成的?

    想着想着…

    李玉龙并不知“寒玉”内的液水是什么?

    因此更为好奇的用“降魔镞”刺挖,将“寒玉”刺裂一条缝隙时,霎时一股令人神智清爽的香味沁入鼻内,立即使李玉龙惊喜的叫道:

    “啊?是…是…‘玉髓’?难道这是道门之人所称,服之便可求仙飞升的‘玉髓’或‘玉膏’?”

    原来此洞乃是数十万年前,便被万年寒冰罩裹住的地底白玉矿脉,尔后大地异变天崩地裂,而使地底矿脉顶升出土,万年寒冰也已逐渐融为冰水,而万年寒冰浸蚀而形成的“万年寒玉”也被融化的寒水浸泡着。

    “万年寒玉”被酷寒冰水浸蚀,逐渐有寒水渗入寒玉内,历经数万年后,竟在玉心内里孕成“玉髓”也就是道门修仙大道中曾提及,服用后可修练成仙的“玉髓”或是“玉膏”!

    但是寒水经年累月的由岩缝渗流散失,因此使得上方的“寒玉”逐渐露出水面不再受寒水浸泡了。

    尚幸山区中每年皆有化雪的寒水渗流添注,才使下方“寒玉”依然能保有被寒水浸泡的混沌洪荒之状。

    也因此之故,上方露出水面的“寒玉”其寒气也经年累月的散溢在空气中,历经不知多少万年后,寒气已逐渐散失的竟化为寻常玉脉了,而且因不明原因使玉质龟裂,内里的“玉髓”便溢流至洼地,聚为“玉乳池”

    时至浑沌洪荒之期,异兽遍地,也不知在何时有了异兽盘据上方岩洞为巢,并且利用此洞内的寒气蛰伏,并且获得上方“玉乳池”的灵气薰陶成长。

    异兽进出山腹频频,也不知何时夹带了灵芝袍子、芽胞进入巢xue,并且获“玉乳池”滋养孕生,终于生长出无数的雪白灵芝。

    虽然人世间早有古人进入此蛮荒山腹中,但也仅知是个隐有恶蛟的凶险山腹而已,又岂会知晓内里竟然尚有不为人知的天地奇珍?

    而先前的“玉狐”杨玉妃,连山腹是恶蛟的巢xue尚不知,又如何能知晓寒潭内里尚有什么天地奇珍?

    若非李玉龙心存善念,为了山区百姓的安危,奋不顾身潜入寒潭诛除恶蛟,否则岂会绿得如此多的天地奇珍?

    否则往昔或以后,纵然有人知晓山腹内有天地奇珍,且欣喜的进入蛮荒山腹中寻宝,但是岂能逃得过凶残恶蛟的巨吻,而成为巨蛟的裹腹之物吗?能通过冻肌裂肤的酷寒潭水寻得奇珍吗?

    还有,若非李玉龙涉险入内,又岂会使如此天地奇珍出现人前?

    否则内里的天地奇珍可能永远无人发现,而永世不出或有可能千年、万年之后,大地突又异变,到那时或许将使奇珍永远沉埋,或许会使奇珍出土,或许奇珍出土之时灵气早已散失一空,成为寻常可见的玉脉,尚何言天地奇珍,话转正题!

    李玉龙欣喜的抱着一块“寒玉”掠返宿处山腹!

    六女怔愕的听爱郎述说所见后,当然也甚为兴奋又有如此天大缘分,但是再好的东西,皆比不上爱郎。

    不过姐妹六人随着爱郎前往观望之后,曾趁爱郎至岩隙挖掘堵塞的坠岩时,相聚一堆窃窃低语的不知在谈些什么?

    尔后有了结论,便与爱郎商议要借着山腹中的灵效奇珍,在山腹中勤习内功及武技,以免出去之后,当寻得妖妇之时,却无能制服她而又遭她逃逸,到那时若再想寻她,恐怕便甚难了。

    李玉龙闻言,也觉甚有道理,自己与琪妹她们忍受风沙饥寒,食宿不定,在关外及蛮荒跋涉费时近年,好不容易才在荒山岩腹中寻到了仇人,但是却因自己的功力及武技比妖妇低,不但无法诛杀她报仇,而且若非有涵妹她们从旁协助,自己甚有可能早已命丧她手。

    因此沉思片刻后便立即应同,于是与她们细研如何习功。

    习武首重之事便是内功,如今李玉龙腹内的蛟丹已全然散化,除了分别渡入六女体内之外,尚有大半留于体内,因比只要能全然炼化融入真气中,便可使功力增强数倍。

    至于周雅琪及小梅姐妹在近年中,早已改习由“玄阴神功”及“凝血玄功”汇合的阴寒心法。

    而涵、娜两女也已有了“凝血玄功”的根基,只要姐妹间略微指导,六人便可习练相同的心法了。

    六女虽也分别承受了部份丹气,但因丹气甚为刚阳炙热,并不适六女所习的阴寒真气。

    尚幸有“玉乳”、“玉芝”及“寒玉髓”可服用增功,而且尚可与李玉龙合体修功!因此皆可增进功力并无问题。

    至于武技方面!

    因为李玉龙虽然缘得两位异人的绝学,但也仅是靠自己摸索习练,并无人教导,因此仅能习练五成不到,并未悟解其中玄奥精髓。

    而六女所学各有不同,也因往昔功力较弱,也未曾习得精奥玄妙精髓,因此武技便是她们共同的最弱之处。

    所以,李玉龙便与六女皆将所习重新研习,果然因功力逐渐高深,再习练施展时,便已能察觉到往昔未曾悟解之处逐渐改正。

    但是男女因身躯及体能的不同,所习招式也各有不同,因此李玉龙便与六女分开各自习练。

    而六女则将所学互传互通,且逐渐精简融合为一,成为姐妹共同习练的招式。

    而李玉龙也将所学招式中,男女皆适的掌、爪、拳,以及自己观察飞禽走兽所创的招式,也传授众女习练。

    还有天衍道长遗留的“降魔镞”二十四招,也成为七人同习的招式。

    除此之外,那些各有不同形状,扁方、菱形、五角、六角、圆形、方形的长条晶石甚为坚硬,用力砸向岩石,竟能将岩石砸裂砸碎。

    而且棱角也锋利得胜过一般刀剑,便是用锋利的“降魔杵”用力刮削,也仅能刮磨些许裂纹及晶屑。

    因此姐妹六人甚为欣喜晶石的坚硬,只要能耐心制成喜爱的兵器,必定是甚为锋利的上好兵器。

    于是姐妹六人详研之后,先划妥兵器图形,然后各自在赤、紫、粉、黄、橙、蓝、绿、青、白等颜色的晶石中,挑选了喜爱的颜色,量妥长度再用“降魔镞”猛力砸砍断裂,只要一有闲暇,便耐心的用“降魔杵”或是两根晶条互刮互削,逐渐将前端刮磨成圆尖如锥的形状。

    然后再将把手之处,细心刮磨出手指握槽,上方也刮磨出卡槽,合上一片护手,便成为尖锐如刺但保有原先形状及锋利的锐角,成为可砍、可削、可刺的怪兵器,并将其命名为“晶铰”

    说来简单,但是要将甚为坚硬的晶石条制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