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1/6页)
第七章 1 清晨,办公室空荡荡的,寂静得让人窒息。 起伏不止的电话铃声,接连不断的敲门声,温馨的笑容,热忱的问候…都顷刻间消失了,如同一叶轻舟在海面上划过,没有一丝痕迹。 黄畋心里感伤不已。官场上的人事沧桑、世态炎凉,真是比北方季节变化还明显。 谷川副省长被组织上停止了工作,离开了工作岗位,作为他的秘书,黄畋自然处于“待业”状态。 和苏诗茵到远山县拒官乡医院看望谷川已经三天了。三天来,黄畋就这样百无聊赖,意兴阑珊。 作为省级领导的专职秘书,三年来,黄畋始终处于紧张忙碌之中。时时刻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一般人的眼里,高官秘书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一方,何等风光。可是,秘书职业的巨大风险,那不同寻常的辛劳,却少为人知。 有一个笑谈,讲的是一位秘书朋友发现自己当上秘书后,一年时光,上衣的前大襟越来越长了,后大襟越来越短了,腰也越来越弯了。过去的同事不理解,穷追不舍,想搞明原因。秘书苦笑着说,你们只看到秘书职业的风风光光,哪知道这个工种的艰辛和无奈!我的形象是怎么改变的?还不是长期在领导面前时的状态形成的!同事恍然大悟,说,是啊,过去的你豪放洒脱,如今唯唯诺诺,简直变了一个人似的。秘书很感慨,说,秘书这工作,拉干屎,尿黄尿,省媳妇,费灯泡。 虽然是笑谈,但是却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秘书工作的艰辛。 不可否认,秘书工作很锻炼人。因为,在领导身边,近距离感受领导大局的如何驾驭,复杂问题的巧妙处置,尖锐矛盾的妥善化解。耳濡目染那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决策水平,作为秘书必然受益匪浅。其结果是,有相当一批秘书后来都是走上了领导岗位,且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黄畋觉得,自己给谷川副省长当秘书,虽然时刻注意谨小慎微,但还是轻松愉快的。之所以能够这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黄畋始终坚持淡泊名利,不为世俗迷惑,耐得住寂寞,安于清苦… 电话铃声终于响起来。那本来十分平常的声音,此刻听起来美妙悦耳。 黄畋扑过去,抓起电话听筒。 “你好,我是谷川副省长秘书黄畋。” “黄秘,你好…”打来电话的,原来是另一位副省长的秘书小付,一个哥们。 “怎么样?” “别提了,兴味索然。” “优哉游哉,多幸福。” “老弟,别拿哥哥寻开心了。” “要正确对待。” “我已万念俱灰。” “黄秘,官场上兴衰成败,起起落落,太正常不过了。我们这些今天的旁观者,如果不能接受这一客观现实,明天岂不会重蹈覆辙?” “请指教。” “指教什么?调整好心态,静观待变!” “那…” “那什么?感到苦闷了,找个美女沟通沟通。多惬意呀,花前月下,窃窃私语…” 放下电话听筒,黄畋有了倾诉的欲望,很强烈。 可是,因为秘书职业的特殊性,黄畋有意淡漠了与过去朋友的联系。朋友们也不说什么,都知趣地消失了。这三年来,联系的,都是各市及省直部委办局领导。虽然相互间都彬彬有礼,客客气气,但纯属于工作关系,交往并不深。也难怪,在官场上,谁都不会轻易袒露自己的胸怀,更难以结为知己、知音。也是无奈,如不设防,稍有不慎,顷刻间便可陷入重重危机,落入万丈深渊,遭遇灭顶之灾。也许,这就是人们常感慨的官场无义、同僚无情吧。 手机短信提示音响起。查看,是苏诗茵发来的短信:“瑞典人最喜欢别人赞美的一句话是,‘你很平凡’。呵呵,我喜欢这句话,蕴含的哲理难以言明。古人聪慧,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怆游’之叹,不经意间顿悟,淡淡来,淡淡去,原来却是人生的愉悦和幸福…” 黄畋会意地笑了笑,回复道:“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是宋朝李清照的名句,意思是景物依旧,人事已非,事事都成了过去,刚要说点什么,忍不住泪水先流了出来。 苏诗茵的短信很快发了过来:“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黄畋知道,这是晋朝陶潜《杂诗》里的诗句。全诗为“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意喻雄心壮志大得要超过四海,像鸟的翅膀一样飞得又高又远。 “可否一叙?请批示。”黄畋回复。 “拟同意,晚上见,下班后带你散散心。”苏诗茵回答。 “谢谢!” “六点三十分见。” “接头地点?” “林海公园小木屋酒吧。” “暗号?” “不见不散。” 黄畋会心地笑了笑,关上了手机。 林海公园在城市的东郊,是国家级森林公园,黄畋读大学时曾去旅游过。方圆几十平方公里,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动着无垠的绿涛,翻滚着粗犷的声狼。近几年,省、市旅游部门推动“森林游”正在把林海公园打造成一个旅游品牌。配合森林游的开展,一些餐饮游乐项目正在兴起。 黄畋早就听说,林海公园有几家很有名气的酒吧。只是因为这几年忙于工作,没有闲睱时间惠顾。 五点十分,黄畋给谷川副省长专车司机老林打了个电话,说想用下车子,去办点私事。 “客气什么?老战友了。黄秘,谷省长不在家,你就是省长,和以前一样,我一切听你的指挥,随叫随到,指哪打哪…”给省长开车,车队有严格的要求,因此老林平常沉默寡言,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