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第3/3页)
一旁低头的淑妃脸上扫去。 “皇上用不着瞪她。不是淑妃来挑唆的,你别错怪人家。哀家听了这事,叫人带她过来安抚安抚。淑妃,你有身子了,不用站着伺候,坐在一边陪哀家说话。”太后用茶盖拢了拢杯中漂起的茶叶“皇上,你也坐过来,让额娘和你好好说会话。”皇帝凑过去,撩起下摆,坐在太后身边。 太后动了动,旁边的宫女连忙迎上来,接了茶碗。 太后把头偏过来,语重心长地道“皇上啊,淑妃肚子里有龙种了,她不论有什么错,身子是要紧的。你有火气要撒,找谁不可以呢?” “是,额娘说得对。” “三千后宫,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皇帝的血脉,龙种吗?” “是。” “皇上,别怪皇额娘偏帮淑妃,为了个妃子的小事让你不痛快。你想一想,你已经是万人之上的人了,奉承讨好你的人有多少?谁不挖空了心思讨你欢心?你昨晚翻哪个妃子的牌子,今日抬腿进过哪个宫,对哪个妃子说话大声了一点,宫里人都眼睁睁看着呢。淑妃也没做错什么,好端端受这样的气。倒不是为了她一个妃子,只是万一伤了胎儿,夭折了皇家血脉,那让哀家怎么见先帝呢?”皇上听着太后一句一句道来,苦口婆心,口上轻轻应道“皇额娘,儿子知错了。淑妃并没有错,她是受了点委屈,儿子回去自然会安抚的。”一边说着,心思却转到了别处。 不知道九弟现在处理得怎样了?一时想着苍诺那人皮厚rou粗,一定死不了的。 一时又忽然想到,他吃了济丸这事,自己并不曾告诉九弟,恐怕会误了救治。 要是真耽搁了,送了苍诺的命,那… “叫你来,也不光为了淑妃的事。”太后的声音传来,逼着皇帝中断烦乱的思绪,继续恭敬地听着。太后缓缓道“哀家是管着后宫的,除了后宫的事,哀家也不想多管。只是皇上,今日又骂大臣们,又叱老九,又骂小福子,又吓唬淑妃,听说连皇后也损了面子?”见皇帝张嘴要分辨,太后微挑着眉,声调还是原来那般,不高不低“你别疑心,皇后也没到哀家跟前说什么。儿啊,”她抬起手,覆住皇帝搭在白玉茶几上的手,盯着他的眼睛叮嘱道“当皇上可不容易。一人统领四方,可是大艰难的事,唯其艰难,才显出你的本事。当人君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被人瞧着,看着,揣摩着。今天的事,虽然小,但足可做个警惕。你看看,你一个不痛快,群臣颤栗,满宫不安。别怪额娘多嘴,额娘要给你提个醒。你是明君,我这个太后也当得安心。”皇帝默默听着,起初不以为然,到了最后一句,渐渐听出滋味,一颗心竟直沉下去。 太后一番话说完,结果宫女递上的热茶抿了一口,慈笑着“今天额娘唠叨了,皇上心烦了不是?”皇帝摇头,沉吟了片刻,挤出笑容道“额娘说的都是至理名言,也是为了儿子好。儿子都明白的,以后一定处处留心。额娘放心,儿子再不会拿大臣们撒气,至于皇后和妃子,儿子疼她们都来不及呢,更舍不得撒气。”说罢,眼睛淡淡扫了室内一圈。 不但淑妃,连着站在太后身边的贴身宫女都被他的目光慑得一颤。 太后又问“说了半天,忘了问皇上今天到底为了什么发火呢。到底怎么了?”听了这话,昨夜种种气恼郁愤在脑中一晃而过,刹那间已清醒过来,那是不可能向太后倾吐的。皇帝笑得有点苦涩,带了倦容“额娘放心,儿子已经料理好了。不过是和契丹的事罢了。” “是国事?”太后露出肃容“既然是国事,不是哀家可以管的。皇上不必说了,自己料理去吧。”接着便问饮食多少等等琐事,关怀备至,又召了小福子进来,再三叮嘱要细心照顾龙体。 皇帝有一句没一句地答着。 平日来这里请安,总觉得九五之尊虽然孤寂,毕竟也有天伦之乐,母慈子孝,足以传为佳话。 今天不知为什么,却觉得近在咫尺的太后离自己远得很。每日说的,每日管的,每日问的,不过是太后这个职位上该做的事。 她说得不错。 他是明君,她才是个有福气的太后。 许多事是荣辱与共的,就像他和皇后、淑妃、太后、甚至小福子。 偌大的王宫制度中,谁都不过是一个棋子罢了。要是自己亲额娘还在,或许还能好一点,真的说几句心里话,可惜,偏偏又那么短命。 心里虽思绪万千,作为天子,孝道还是不能亏欠的。皇帝强颜承欢了大半个时辰,才找个机会辞了去。 跨出大门,天色隐隐阴沉下来。他站在阶上,恍惚间似看不清前面被重重叠叠的花枝覆盖着的是什么,熟悉的王宫,有那么一瞬变得陌生无比。 铮儿这个亲昵的词,是连太后也不会叫的。皇帝独自站着,冷峻地勾起唇角笑了笑。 “主子,可别站在风口,当心着凉。”小福子从身后钻出来,躬着腰小声说着。今日皇帝的脾气不同往日,他打叠着心思加倍小心,询探着轻声问“主子,往皇后娘娘那边去吗?” “不。” “是…淑妃娘娘那?” “不。” “那…” “去蟠龙殿。” 想到蟠龙殿里那个受了报应的蛮族,皇帝低落的心情,又不觉有点飞扬起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