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天意浓 (第2/20页)
权且充做碉堡或山头,彼此面对面大吵!他们所谈的几乎件件都是史不见载的轶闻,偏偏这些东西才格外有趣。任何一件事儿,在研究军史的人看来都是至宝,可叹这些事儿都上不了史册。老头们虽然都曾握有过老大的兵权,指挥过师团级战役战斗,但最令他们骄傲的话题,总是自己当战士时的恶战,尤其是才入伍时第一次恶战。自己如何叫班长逼得非拼不可了,如何打死第一个敌人,就连自己首战怕死失措,现在也拿来嘻嘻哈哈地说。老头们都是首批授衔的将军,渐入老境后最为怀念的,都是十七八岁时的事,也即:作为一个普通士兵时度过的岁月。那时真是赤裸裸的军人。 渐渐喝到极境,酒变成了火。他们开始骂林彪,既有恨恨地骂,也有赞佩地骂。娘的——林总毕竟能打仗!骂着骂着,火势蔓延开,逼近在座人头上。须知在林彪主持军委工作时期,做为大军区领导人,谁能不和他发生关系?谁敢不向他靠拢?…对这些只有靠自省与遗忘才能解决的问题,酒把最深沉的隐藏冲刷出来了。先是爱打猎的胡老站起身,摇摇晃晃地指着刘达说:“刘啊,明天我进山…我、我非打打打一头豹子…送你!”胡老转过身,又摇摇晃晃地指着军区司令员道“麻秆你呐,我打一只兔子送你。”众人大笑,因军区司令员当年是胡老手下一个连长,绰号麻秆。胡老醉眼再朝军区政委江志翻动着,不认得他似的“你呀老江,送一只乌鸦都嫌沉…” 老头们于呵呵大笑中乱叫着:叫他老婆来打嘴!…司令员不语,老政委脸色阴沉。 接着是王顾问——其资历在座者无人可比,他那枝黄杨木拐杖就是一位老帅送给他的。他扬起拐杖指指天,指指地,再敲敲桌面,口里咕噜噜说了些什么,众人没听清他意思,猜他是对司令员政委不满意,便再度呵呵大笑。这一阵乱笑,就把王老的意思固定下来了:是对现任领导不满意。后来,还是王老的公务员替他把意思说清楚了。王老是说:“主席讲要多读《红楼梦》,我读了九遍,头一个三遍像看天,第二个三遍像看地,第三个三遍才是看人间…”老头们听了纷纷点头称是。他们虽不甚懂,但是王老的话,已经深刻到了你怎么理解都行的程度。老头们均是按照自己理解的意思点头的。 卢老忽然垂泪,颤颤地将手伸向司令员,说不出话来,表情甚为哀恸。 老头们都曾经是兵团级的领导,对现任班子来讲,他们可称得上是老领导班子。他们对现在当权的人尽过“扶上马,送一程”的贡献,如今个个都退位好几年,看问题的角度大异于从前。今天这席成了他们的宣泄口子,且相互刺激着鼓励着,酒把舌头泡大了。司令员和政委听其自然,不解释,也不反驳,其实早把他们看得透透的。 这时候,刘达开始说话了,他一开口,席间都静下来。因为,他的水平确实比在座老头们高一截。再者,他向来只有醉意而不说醉话,在这次整编中又蒙冤最甚。他说:“我刘达革命40年,一共被罢过三次官,第一次是1942年整风;第二次是‘文革’当中;第三次是去年整编…” 江志打断他的话,道:“刘达同志,你现在是等待分配,不是罢官。” “那是唬鬼子的说法!你为了打鬼,借助钟馗。军委来征求意见时,你怎么说的?…告诉你,老子60啦!还有几年活头!咱们今天非说清楚不可。你在背后搞了我什么鬼?” 王老宋老刘顾问李顾问,也跟着提问题,就像今天是开组织生活会。 司令部办公室打来电话:军委发来传真电报,请司令员和政委立刻去处理。 酒宴就此中止,司令员和政委乘机走了。打电话的是司办二处秘书季墨阳,刘达一听就来气:这小子耳朵忒长,我这里酒还没喝完,事已经传到外边去了,他在替首长解围。你解围我不怪你,可事情经你手一过就会起变化,我这寿席不就成了“鸿门宴”了么?我不成了肇事者了么?他再一细想,党办秘书那么些人,都没来电话,就他季墨阳多情。这么说他早在此之前,就觉得我的酒席对司令员政委不利,他先将我一件喜庆事歪曲了! 刘达寿辰第二天,有关部门就把众老头的意见整理出20条,交党委讨论了。又还没等讨论出问题性质,胡老就猝发中风,在当日中午死在总院。人一死,问题就大了。有人说是在刘家喝酒,一高兴多喝几杯喝死的。有人说是骂司令员政委,一激动就激动死的。刘达的酒宴虽没定性,却给定名为“四·二六事件”当夜,事件经过附上那20条一道上报军委了。 刘达问吴紫华:“我回家种地,你跟不跟我去?”不等她回答便气哼哼道“你不是农村丫头,你是天津卫的洋学生。你带孩子们留城里吧,我自己回乡。” 吴紫华点燃一支香烟,抽着道:“说对了,我才不会跟你去。自己想法善后吧。” 刘达叹道:“讲点唯心主义给你听,好不好?” “讲吧。咱们宁可唯心,也别违心。” “我发现我这辈子有一个规律,凡是本命年,我都有大难临头。12岁,母亲死了;24岁,一弹打在后背,把我打个对穿;36岁,你跟我闹离婚;48岁,‘文革’开始;60岁,惹出这么个事件来…你别不耐烦,听我继续说。而本命年一过,事情立刻朝好的方面发展。13岁,我参加了红军;25岁,认识了你;37岁,我跃级当了军长…” 吴紫华打断他:“得了得了,自豪个屁!我只想听你有什么结论。” “没有结论。只是想起来奇怪,为什么它会有这么准?要说结论,我有个预感,72岁那年我革命到底了,这样才合乎规律。看来我还有12年好活。”刘达阴沉着脸。 “老都老了,我才搞明白:原来大家都怕死哪!…”吴紫华起身要走开。 刘达气得朝她身后喊:“你又正确了!你又来半个马列主义了!延安整风时怎么就把你漏掉了,你一辈子最多只配五五开,红的白的各一半。”吴紫华在门口停住,指间的香烟已危险地悬结出寸把长烟蒂,稍顷,烟蒂无声地掉落地毯上。吴紫华微微偏转脸来看他,刘达赶紧住口。吴紫华恨恨地低语:“刘蛮子你个老混蛋!我告诉你,你要再胡说八道,你死的时候我决不参加你的追悼会。让你丢人现眼。我做得出来的,哎!” 刘达只摇摇头,任她发火,再不开口。 隔壁的电话一直在响,声音轻柔而又固执。刘达的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