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大礼将成中 (第3/3页)
二字脱口而出,紫苏却默默地点头。 “他应该不会…”齐朗有些怀疑,说到底,湘王也是阳家人,经略南疆多年,不应该会让南疆军出现这种无意义的伤亡吧? “你忘了济州的事了?”紫苏心中有六成把握肯定这件事与湘王有关。 齐朗无语。 的确,湘王连官仓储粮都敢动,置无数平民于不顾,只为了威胁紫苏,他如何不敢动南疆大军?更何况,南疆大军中,他的亲信何其之多,做这种事并不困难,至少比济州的事简单。 齐朗的脑中浮现出这些念头,眼中却有了笑意。 紫苏微微扬眉,挥手让叶原秋退下。 “你说湘王的事你处理,处理过了吗?”紫苏了然地问他。 “宗人府明天应该会有奏章。”齐朗没有明说。 紫苏微微点头,示意齐朗走近。 “皇帝元服之后,我会回慈和宫,也不会再在大朝会上听政,如何?”紫苏征求齐朗的意见。 齐朗有些惊讶地看着她,毕竟不久前,她还不愿意退让半分,现在却退了好大一步——阳玄颢将正式面对朝臣,再不是坐在龙椅不语的幼帝。 “退就退得更大方一点!”紫苏淡淡一笑“顺便也看看,我的儿子能做到何种地步!” 既然要退,那何妨再做得更漂亮一点,阳玄颢想做一代明君,也要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 齐朗了然一笑,不由轻轻摇头“既然是你的儿子,何必逼他到那种地步?” 紫苏一旦撤手,手段尚稚嫩的阳玄颢如何驾驭群臣,如何内外攻伐,若是出错,他只怕再也不会君临天下的气度了。 元宁皇朝只有一位世祖皇帝!能在折损五十万大军之后,依旧坚韧不移,清醒面对,苦思对策,这样的皇帝只有元宁的世祖皇帝一人。 当时,兆闽的议和特使在看到一夜之间加玺完毕的和约时,对元宁的特使苦笑“有君如此,至略之幸,二十年,此约必废。”长达七十三页的和约苛刻至极,可是,世祖皇帝连朝议都未举行,便一一加盖国玺御印。 即使折损五十大军,元宁尚有北疆百万大军枕戈待旦,那份和约没有人认为世祖会同意,所有国家都在等着分一杯羹,可是,世祖同意了,即使跪入太庙请罪三月,即使世族发难,他坚持着“再战必伤元宁根基”五十万大军伤了元宁的元气,却没有动摇元宁的国本,再战,对手就不会只有兆闽!世祖皇帝清醒地也认识到这一点,再苛刻的条件他也应下,只为日后有机会雪此耻辱。 正因为如此,世祖皇帝是唯一一位真正摆脱母后摄政之权的皇帝,自亲政之日起,章德皇后再未能影响世祖的判断。 阳玄颢能有这等心性吗? 当他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面对自己引起的不堪后果,他可能独自品尝?他可能一力担下?他可能清醒地选择解决之道?若不能,当他向母后求援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无法真正地君临天下! 紫苏冷笑,眼中却有未曾掩饰的苦涩“他为权力才向我低头,他又何曾想到我还是他的母亲?景瀚,他为什么是我的儿子!” 齐朗很想苦笑,但是,他只是无奈地摇头,伸手按在紫苏的肩上。 “也许陛下也曾自问,为何是您的儿子。” 他们都曾有年少轻狂之时,因为狂傲而对父母不满,对出身不满,但是,最终,他们仍回家族之中,担起自己的责任,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个念头才会在心中一闪而过。 只可惜这永远是无解的问题,毫无用处。 紫苏眨了眨眼睛,显然明白了他的意思,也似乎觉得这个抱怨很没道理,笑了笑便转开话题 “湘王可留了什么话?” “留话?”齐朗作思索状“有些反省自身的话,没什么意思。” “反省自身?”紫苏失笑“他有必要自省吗?看看元宁皇朝没有登上皇位的嫡皇子,有几个活过三十岁?先帝让他经略南疆,已经是有魄力了!” 元宁重视嫡庶之分,长幼尚在其次,同为嫡子,继承权便丝毫无异,自然是东宫与皇帝最忌惮的人,因此,元宁的嫡皇子是最难有善终的,湘王再次证明这一点。 “殿下的军才出众,治世却未必比得过先帝。”优柔寡断是君主大忌,军略之外,湘王实在缺少决断的魄力! 没有在意齐朗的感叹,紫苏更关心另一个问题“你用了什么?” 她的印象中,齐朗不曾做过类似的事。 “春雨。”齐朗微笑,轻轻执起她的手“你说过的‘润物细无声’,普通却最不好查。” 普通是说这个方子中全是常见的药,不好查是因为看不出中毒的迹象,也不会让银器变色。 紫苏有些惊讶,却被他轻吻自己手腕的动作打断了思路。 齐朗微笑,很满意这个效果,低头在她的耳边呢语“还有比你更好的老师吗?我可是最好的学生,记得一清二楚,而且,我的手也并非你想的那般的干净。” 也许他没有夏家人那般的用药天赋,可是,最简单的杀人毁迹,他还是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