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云烟犹故下 (第2/3页)
“王爷,你这是何苦呢?”郑云颜想劝他,却被他抬手阻止。 “生成皇家,成王败寇,我认输,却不能低头…只是可惜不能死在南疆战场!”湘王低叹,轻轻抚着她的发丝“云颜,我会安排好你的。” “王爷…” 将奏章呈给母后,阳玄颢在紫苏身边坐下,闷闷地道“皇叔病得好重。” 紫苏听他这么说,不禁皱眉,搁下正想翻阅的奏章,道“皇帝仁厚,但是,生死有命,也不必如此感怀啊!”言罢便笑道“皇帝还没用膳吧?就在这儿用点点心吧!叶尚宫!” “是,太后娘娘!”叶原秋答应,转身吩咐其他宫人,不多会儿便上了八碟精致的点,阳玄颢只能低头答应,随意地用了一点,便不动了,抬头就见母亲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 “母后娘娘?”阳玄颢不解地轻唤,随即便感觉到母亲轻轻抚着自己的脸颊。 “皇帝觉得哀家对湘王太狠了?”紫苏温和地问道。 阳玄颢低头,默然无语,好一会儿才低声道“母后娘娘,让皇叔回家休养吧!” 紫苏收回手,无语地低叹一声,在儿子期待的目光中,轻轻摇头。 “母后娘娘!”阳玄颢不解“皇叔已经病得很重了,就算再有什么大罪,也可以了。” 紫苏还是摇头,在他想继续说服前,收回放在他头上的手,淡淡地道“那是谋逆重罪,皇帝不会不知道明正典刑是怎么样的吧?湘王是皇族,而且,那时,哀家必须稳定局面,根本没有重责任何人,只是将湘王圈禁在宗人府,现在若是再赦免,皇权的威严何在?” 阳玄颢自然明白母亲没有半句虚言,可是,他也听得出母亲话中的冷漠,这让他有点伤心。 “颢儿,你也累了吧!回寝殿休息吧!”紫苏拿起湘王的奏章,起身走向书桌,同时微笑着关照儿子,阳玄颢跟着站起,躬身行礼,退出中和殿,却在门口与一名内官撞在一起,那名内官一看见那明黄的衣袍,吓得立刻跪下,拼命地磕头,口中不停地注饶“奴才该死!皇上恕罪!奴才该死!…” 阳玄颢皱眉,正要发作,却看见内官手上的封匣,只能冷言“急奏吗?还不进去!” 随即越过内官,径自走开,那内官正在庆幸,就听见一声淡淡地吩咐“进来吧!等一会儿去内宫执事那里领罚!”抬头就见叶原秋冷漠地看着自己。 又是一份北疆的急奏,紫苏有点不敢看了,距离上一次永宁王的急报不到十天,可是,她知道里面是关于什么的奏报,正因如此,她不怎么敢看了。 叶原秋有点疑惑地看着太后,不知道为什么她的手只是按在封漆上,却迟迟不拆封匣,可是她的眼中却满是毫不掩饰的急切。 “你们都下去,哀家想一个人呆着。”紫苏淡淡地吩咐,叶原秋与所有的执事宫人应诺退下。 宫殿的门悄然合上,紫苏借着封闭的空间沉淀心神,深吸一口气,沉稳地打开封匣,一份没有封套的奏章平整地放在其中,紫苏再一次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吐出,随后才伸手取出那折得整齐的素笺。 “臣左议政齐朗稽首,恭请皇上、太后圣安…”只看这一句,紫苏便松了一口气,无力地倚向椅背,也是这时,她才发现,打开奏章的瞬间,她竟然屏住了呼吸,看到这句毫无意的请安辞,她便明白,事情顺利解决了,否则,这种急报式的奏章,齐朗根本不会浪费笔墨在这种文辞上。 十天前,齐朗只领了十名左右的侍卫亲兵直奔平关,他本来想的是,成佑皇帝应该是想就周扬向元宁施压,因为近来北伦的注意都在西南边,机会难得,因此,也不必带太多人过去,便只向永宁王要了他的亲卫,可是,当天下午,便在路上接到平关急报,成佑皇帝的御驾未到,古曼的禁军——天元骑已经在平关前布防了。 临行前,夏承正终是不放行,给了齐朗手令,允许他调动平关周围的军力,齐朗先到平关,仔细研究了一下,又与平关守将讨论了一个时辰,两人都认为古曼倒不会进攻,但是,若有机会,可心施加压力,成佑皇帝也不会放过,毕竟平关并非要塞,守军不足五千,根本无力与古曼的天元骑相抗衡。 “齐相,卑将以为,您还是尽快离开比较好。”平关守将袁布认真地进言,他自己是职责所在,与古曼大军不敌,最多不过战死,而且,敌人数倍于己,也不会担上什么军法罪责,但是,若是齐朗有了闪失,自己便是死,也要担个保护重臣不利的罪名,只怕会祸及家门。 齐朗却摇头,站在城墙上,看着平关城内正在撤离的百姓,他只说了一句就挡住了袁布的劝辞“这些平民至少还要一天才能离开平关,这里是周扬旧土,若是我元宁的军队连保护平民都做不,如何收服北疆?” 袁布只是武将,可是,也知道,若不能收服人心,攻占再多的土地也是无用的,而且,齐朗是一品重臣,他无法违背齐朗的命令。 “袁守备,从现在开始,本相接掌平关防务,请您务必配合!”齐朗边说边取出夏承正的手令,虽是地方守将,可是永宁王一直节制北疆所有兵马,这道手令袁布自然不能违背,因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