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册杀机隐现 (第11/31页)
外总是不能每打一场架就得有人住院疗养好几天吧(长青回颜最多都只用七分真力)。 想要有进一步的成长,提升内息已是必要的功课。由其是在与巨螳一战之后,他更认为如果不以深厚的内息作为后盾,要是遇上顶尖的高手,幸运恐怕不会每次都降临。 比如长青回颜,真让她认真起来卯尽全力出招,以季行云的功力恐怕不出几招就只剩下全力闪避逃命一途可行。 季行云明白不论从广清散人那弄懂多少真气连行的方法,只要功力一日没有增长,自己的能力永久无法突破,不论真气的运行方式有多精妙,运用得有多恰当,只要内息不够所能发挥的能力就有一定的极限。就像手艺再好的厨师在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法端出十人份、百人份的餐点。再会活用真气,只要内息不够充裕,能做的事终究是有限。 不过季行云却不以丰厚内息为目标,反正这件工作是要日经月累地持继进行才能有所成就,绝非闭关个几天就能脱胎换骨。最多不就是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运功法门来增长功力,而这事也急不得。季行云目前最有兴趣的就是“鍊丹”一事。反正广清散人也说过在鍊丹的过程也是精实真气的方法。 历经一天的时间,季行云早就在丹田内选取一点,鍊制了一小点的精气脉。只是以季行云现有的能力似乎无法再让将真气压制上去。如果依广清散人的说法,丹田内诞一小点的精气脉距离形成质内丹可还有极大的距离。只是任凭季行云再努力,也无法再将真气压入。 鍊丹一事虽说急不得,可是季行云在这个过程中却嚐试了许多以前未曾试过的运气方式,让他大觉有趣。虽然那一小点的精气脉可比以往的精气脉坚实数倍,可是留这一小点“东西”在丹田除了妨碍真气的运行外就别无他用。要是就此将这一点小小的成就散去,又觉可惜… 季行云又开始沈思… 之前一直都用各种方法把真气压向那一点,要是功力不足能够提供的力道也是有限,虽然用尽各种方法增加效率,可是好像也到了极限… 异质相吸的方式已经用过了…缠绕交错不再有效…阴阳交融法也不再动作…硬挤强压更没办法…体外延劲的方式到了极限…分脉法也已经试过…难到除了再提升内息强度外就别无他法? 广清散人说过,动作的次数与真气凝实的程度有关…不然就在体内先行将一部的真气鍊实,再用那一部份的真气来鍊丹…如果能将鍊实的真气再行加压,不就更有效率… “对了,回劲掌!”季行云这才想到,回劲掌不就是一小块高速运动的气真。可是那个气块运行得极快,也不知有能否控制得当。毕尽鍊丹是在体内进行,有个差错搞到气散人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随即又转念道,反正那气块的运行也是自己控制,要拿来鍊丹也不必将真气运行到攻击时所需的速度。心思至此,气由心动,马上又开始鍊丹… 为了提升效率,季行云在丹田内另辟一区,专门压制内息的地方。同时又另建分脉,让那些吸压实的真气不停高速流动,一面以高速运转的真气打在丹田的分区内提供凝实真气所需的力道。光是这个工程就花了整整三天三夜。等他的身体能够适应这项改变,内息的生成足以支应这项消耗过花了两天,可是丹田除了那个份分区内息外几乎已经消耗殆尽。结果又得专心含养内息才有办法继续鍊丹的工程… 不知不觉之中一周已过。 时间悄悄飞逝。当季行云再次醒来时,密室在摇曳的灯火下显得昏暗不清。本想让内息补足至五、六成再出定,很可惜因为不争气的肚子开始抗议,让季行云提早醒来。 闭关的这几天并非没得吃。相反的三餐都有专人准备饭菜,只是用餐时间季行云常常定心鍊丹,让人又把完好的餐点收回,就是有吃也只是象徵性动了两口,就又想要吃运功鍊丹的法门,丢下食物又入定去了。 几天下来,季行云已经把身体储存的热量用尽,再不好好补充养份可要闭关闭到饿昏。 待在不见天日的密室中,季行云也不知道过了几天。他自己估ㄧ算了一下没有五、六天至少也有三、四天。不如先出来犒赏一下胃肠,顺便打听一下新闻从业人员是否已经对自己失去兴趣,再决定是否继续闭关。反正闭关的目的已经达成,质内丹虽未鍊成,不过依照预想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也就不急于一时。 走出密室,季行云想要找个人问问今日是何日,可是整个队部却是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虽然平时待在部的人就不多,至少在休弦也该有人才对,怎么今天连只小猫也不见踪影。季行云又逛了一下,便放出真气改用探息的方式找人。 真气放出,迅速地发现人的气息-而且还不只一个,不但有人还多的很,只是人全都集中在第一武道场内。 知道了队部人员的去处,季行云就把真气收回,走向第一武道场。 一面走着,季行云回想方才探息的过程,总觉的有点不大一样。真气的知感并没有变得特别灵敏,可是探知这整片队部的速度却变快了。而且真气在回收时,损耗也降低了许多。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进步,却可以理解一定是闭关几天的成就。 第四章流严武学 武议团的中队部共有四座武道场。除了公开比赛用的室外大道场外还有三间室内的武道场。第二武道场是武议士们互相切磋较艺的地方,也是建得最坚固的一处。第三武道场则是让预备士接受武议士指导或是城内武馆来访时进行武学观摩的地点,也是三座室内道场中最宽广的一个。至于第一武道馆,自季行云入团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聚在那边。 季行云方走近武道场,就感到那道场内沸腾著不寻常的气息。气愤与不满的情绪在预备团的严紧纪律下暂时被压制著,只要再来点小小的激刺马上就会被引爆。 季行云走入武道场。 道场分成三堆人。人数最多的是十馀名预备士与队部的工作人员,他们与怒目瞪著对面的三个人。 那三人脸上带著不可一世的神情,用挑拨的眼神回敬预备士们。由这三个人的外观与打伴来看,应该不是来自法天,也不是邻近的国家。他们带著健康活力的小麦色皮肤,身上好似飘著海水的味道。季行云猜测这三人极有可能是来自海外的小岛。 还有两个像是旁观著般坐在道场的前方。其中一位是技研组的老叟。另一位也是乾乾扁扁的老先生,只不过他双眼炯炯有神一点也没有一般老人那接近腐朽的眼。当季行云走入时就只有他与老叟不约而同地朝门口望了一下。也就是说只有老叟与那位不知名的老先生注意到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