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2页)
第一章 在王教授夫妇的掩护下,道静终于坐上平汉线火车到了定县,并且在东关外的完全小学校里又当起小学教员来。由于她的热心和努力,学生们喜欢她;连严格的校长…晓燕的姑姑王彦文也很赞赏哥哥介绍来的这个年轻女教员。 尽管如此,但是空虚、怀念过去和向往未来的焦灼之感,仍与日俱增地烦扰着她。她常常幻想着,有一天卢嘉川或者其他的革命同志会突然来找她…那该是个多么幸福的日子啊。但是一天天过去了,这些可敬的朋友都音讯杳然,她也无从打听他们的下落。她虽然和徐辉通着信,并从她那儿得到不少的启发和鼓励,但是,她仍是感觉不满足,感觉生活里还缺少着什么重要的东西。 这样几个月过去了。 春天,有一天,她接到徐辉的一封信,信里介绍一位名叫江华的人将去找她,并嘱咐她替他介绍职业。道静接到这信后的高兴,真是没法形容。她把信看一遍,放在桌上,一个人笑笑,一会儿又拿起来再看一遍,又笑笑。再看再笑…再笑再看。这将要找她来的虽然不是卢嘉川,不是她熟悉的人,但是她下意识地觉得是和他们有关系的…是革命的。她捏着信坐在椅子上胡思乱想:“他是什么样儿?像卢嘉川?像许宁?还是…”她觉得自己想入非非,不觉脸红起来。整个心灵被年轻人的狂热的幻想陶醉了。 一阵兴奋过去,她又着急起来。徐辉还叫她替江华介绍职业,可怎么介绍呢?到哪儿去找门路呢?为这个,她翻来覆去急得一夜没睡好。第二天清早她爬起床来就去找校长王彦文。 “校长,我有个表兄失学了,他就要来找我找事情。您给帮帮忙吧!”道静事先就编好了一套话。 王彦文校长有点惊奇,她迟疑地摆着脑袋笑道:“学校早就开学了,你知道没空位置…没听说过你有表兄啊。啊,是表兄吗?” 王彦文是个四十岁的老姑娘,从来还没有结过婚,因此对于别人的婚事就带着特别的敏感和关心。 道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校长,您别开玩笑。还是请您给我想办法。他叫江华,北大学生。最近因为婚姻问题…他父母强迫他和一个不认识的女人结婚,他不肯,和家里闹翻了,没法再求学,只好找事情维持生活。校长,您对人热心,定县城里熟人又多,一定请您替我帮忙!”她顺嘴按编好的故事说着,不觉满脸通红,心里乱跳。 王彦文耳里听见了“婚姻”二字,眼见道静这么热情横溢,便把江华真当成了道静的爱人。她想了一下,点点头说:“道静,别着急,等他来了再想办法。他什么时候来找你?” “大概快了。他来了,您一定要帮忙呀!”道静高兴地握住校长的手笑起来“姑姑,您真是个好人呀!” “唉,好、好,还是你们年轻人…”谨慎而胆小的王校长端详着道静细嫩的脸庞,轻轻赞叹着。迟迟疑疑地也没说完她要说的话。 当天下午,完了功课,道静在屋里待不下去了,她一个人竟跑到很远的西关车站去接江华。等到走到那儿,她才发觉自己的荒唐…就是那位江华真的来了,她也并不认得呀。 于是她又怏怏地跑了回来。 一个星期后的一个傍晚,伕役走来告诉道静,外面有位姓江的来找。她三步并做两步跑了出去。远远就看见在大门口立着一个高高的、身躯魁伟、面色黧黑的青年,他穿着一身灰布中山装,戴着半旧的灰呢帽,像个朴素的大学生,也像个机关的小职员。道静跑到这人跟前,看见左右无人,红着脸说:“贵姓?从哪儿来?” “江华。从徐辉那里来。”那人点点头,小声说了上面的话。于是道静抢过他手里的小提包就把他领到自己的房间里。 一进屋她立刻带上屋门,转过身附在江华的耳边像对熟朋友一样亲切地小声说:“我叫你表兄,我说你是北大的…别忘了,有人问,咱俩好说的一样。你说是吗?” 江华随便地看了道静一眼,似笑非笑地点点头,就在椅子上坐下了。道静倚在桌旁望着这陌生人,希望他能告诉自己一些什么,可是这人很奇怪:他沉稳地坐着,只用锐利而和善的眼光看着道静,好大工夫并不开口。一时倒闹得道静怪不好意思。也不知说什么好。两人沉默一大会,江华这才开始说话。只听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北方男子的重浊音:“你怎么认识徐辉的?到定县多少日子了?” 道静知道江华要了解她,她就把她来定县的经过仔细地说了。她说的很快,有时竟忘情地提高了尖嗓门,这时江华就向她摆摆手,她领悟地笑笑才又放低了声音。接着,道静又说到她怎样急着等他来,又怎样向王校长要求替他介绍职业。最后,当她问到江华临来是否见到徐辉时,江华才向她微微一笑,说:“真谢谢你。我还替你带来一封信呢。”江华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交给道静“这是徐辉给你的。那上面替我介绍了。” 江华说话简单、干脆,神情淳厚而又质朴。 “真是!为什么不早点给我?”道静一边接信一边心里嘀咕。看过了信,她笑了。不由得喜形于色地说:“你来了可真好!你不知道,我早就盼着…做梦还想着有人来找我呢…想不到徐辉真的把你送来了。” 江华仰起头来望望林道静那张热情、兴奋的脸,不禁稍稍感到了惊异。但他没让它显露出来,却也像熟朋友一般毫不拘束地问道静:“你吃过饭没有?我可还没吃饭呢。” 道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