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 (第2/6页)
不是指现在,是指将来。万一他在烟台立脚不住,那时候要跟老兄来同甘共苦,一起经营,重创一番事业。这笔款子,说实话,对他也无济于事;你老兄收了回去,另外换张合伙的合同给我,我就可以交代了。” 吴老板一面听他的话,一面发楞;好一会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爽然若失的说:“原来洪相公,你是来试试我的!” “不敢,不敢!老兄,你误会了。” “是,是!”忠厚的吴老板急忙道歉:“我失言了!洪相公,你不要见怪。” “我不怪你,怪我自己。”洪钧将银票往前推一推:“请收了!” 吴老板觉得有些委屈。地产押款,因为事急求人,利息特重;存货亦由于同样的道理,杀价贱售,一进一出要差好几百两银子。都只为洪钧的话说得不明不白,才遭此无谓的损失!却又看万士弘的份上,兼以初交客气,什么话都不便说,真是吃了个结结实实的哑巴亏。 不过他的心地,厚道过人;转念想想,人家是受人之托,不得不尽力相争,而且也不知道他的打算。他自己利害相关,应该问问清楚,细细磋商才是。这样看来,倒是自己冒失,于人何尤? 这样一想,便觉心平气和,考虑了一下,从容答道:“既然如此,我悉遵台命。万大爷也不是跌倒了爬不起的人;这个生意的股份,我跟他‘南北开’好了!” 洪钧懂这句商场的用语,所谓“南北开”即是一人一半。不过自己虽站在万士弘这边,也还须讲情理;看他这家茶叶庄,目前要值到两三万银子,相去悬殊,占一半股份,似乎太多了些。 于是他说:“吴老板,我很佩服你,真是以义为利。不过我那位万大哥,也是豪爽慷慨的人,如今不得已而提起一千银子的旧账,已经很不好意思。若说出过这一千银子,而今日之下要占一半股份,虽是你老兄仁厚,出于自愿,外人不明内情,只道万大哥的心大狠!这个名声,不但他决不肯受,就是我也觉得不甘心。所以股份方面,请你重新估一估。” “是,是!”吴老板连连点头:“既然这样说,就算三股之一。” “这还差不多。”洪钧略停一下又说:“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这件事能不能即刻办一办?因为,我还要回苏州去看家母。” “当然,即刻可以办!”吴老板说“代笔归我请;见证,我们一人请一位。今天晚上就可以立契据。” 这一说,洪钧成了难题,一时竟想不出有何适当的见证。凝神思索了好一会,想起一个人,是他们洪家的族长,号叫小芝,比他长两辈,一直在上海经营一家书坊,可以请来作见证。 于是这天晚上就在吴老板的茶叶庄立契。全部股本算三万两,万士弘占三分之一,契约上特注一笔,已经全数交付。见证不明内情,听吴老板自己这么说,当然照办。签押既毕,吴老板备酒款待。而且照规矩提出五厘佣金,平均分配,洪小芝和洪钧各得了三百七十五两银子一张银票的一个红包。洪钧却之不恭,正好添作盘缠,第二天就买舟回乡了。 坐的是一只乌篷船。一路到苏州,沿途所经,都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但兵烫之余,地方凋残,洪钧凭舷眺望,印证旧日见闻,自然感慨多于欣慰。 由于仓卒成行,事先未有任何信息到家,所以母子、夫妇、兄弟相见,在家人无不有意外的欣喜。相别虽只两三个月,却有说不尽的话。因为劫后重归,亲旧故交的下落,名山胜景的今昔,一问起来,牵连相及,欲罢不能。谈到夜深,洪老太太怕爱子旅途辛苦,一再催促归寝,于是夫妇方有私下密语的机会。 这一谈起来,愁多乐少;千言并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大房、二房的境况都不好,洪太太上侍婆婆,下抚幼子之余,既要照料未成年的小叔,还经常要为长、次两房的柴米犯愁。因此,刚过花信年华的少妇,形容憔淬,似入中年。洪钧对妻子自有无限的怜惜歉疚,却没有什么话可以安慰她。 反倒是洪太太,真个贤惠过人,行事能够克制感情“你也不必发愁!时世到底要太平了,苦撑苦捱,日子总能过得去的。难的是做人情、要面子。”她略停一下,毅然说道:“你明天就走吧!” 洪钧大为诧异,脱口问道:“为什么?” “你仔细想一想就知道了!大哥二哥是逃难回来,求人帮忙不难为情。你是有差使的人,如今回来,就不说衣锦还乡,总也要应酬应酬。这一扯开来,要多少钱花下去?一来就走,说起来是为你把兄弟到上海办事,抽空回家来看一看老太太。人家在烟台不得了,专等着你的回信。这样说法,至亲好友都会原谅。” 这一说,顿使洪钧有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我倒没有想到!看起来,这一下来得太冒失了。”他说“既然应酬不起,又不能躲在家里不出门,还是早早走吧!” “越早越好。”洪太太欣慰地说“好在你也带了些东西来,挑顶近的几家,分来意思意思,面子上也过得去。” “就是,”洪钧踌躇着说“就是老太太面上不好交代。” “老太太顶明白不过,只要讲明了这个道理,老人家没有不体谅的。” 洪钧想了想,只留下回程必要的盘缠,其余的钱都交给了妻子。接着商量动身,决定搭第二天晚班的航船回上海。照洪太太的意思,最好中午就走;但洪钧记着蔼如所要的松子糖与黄埭瓜子,同时觉得乱后初归,连苏州的闹市像玄妙观前这些地方都不去看一看,似乎于心不甘,因而决定多留半日。 船到烟台,本想直投万家,但以天气太热,船上又太局促,满身汗污,样子十分狼狈。洪钧像大多数的苏州人一样,喜欢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所以临时改变主意,先回寓所安顿下来再说。 一进门,便遇见贾福“老爷可回来了!”他有着如释重负之感“张二爷来问过几遍,问老爷可有信,是哪天回来?”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然后很吃力地说了句:“万大爷寻死了!” 洪钧大惊,张口结舌地问道:“死了没有?” 自然死了。明知是多此一问,也明知是这样的答复,但洪钧仍如焦雷轰顶般,好半晌说不出话来。 “是五天前头的事。”贾福告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