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贼_第二百六十章刘应遇兵败府谷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章刘应遇兵败府谷南 (第2/3页)

战越勇。

    张献忠见状大怒,嘶声喊道:

    “老弟兄们,跟着我冲上去,砍翻了那个狗官,官兵们自然就胆怯散去了!”

    “跟着张将军冲啊!”流匪骨干们都大喊着冲了上去。

    这些悍匪可不是前面那些流民们比得了的,个个都是亡命之徒,见过血的,而且手中兵器不必官兵差,这一压上去,很快就在官兵的阵列上撕开了个口子。

    夏成德自然不肯以身犯险,他勇猛,可也不是莽夫,不到最关键时刻,是不肯亲自跟流匪对拼的。

    看到张献忠,个赶紧指挥着亲卫队围杀上去,双方进入混战状态。

    …

    在旁边的山头上,王嘉胤带领着自己嫡系的万余兄弟看着战场上的形势,忍不住一声赞叹:“秉忠(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古代人习惯,一般都是称呼人的字。)真是一员悍将!”

    “是啊,秉忠悍勇,冠于三军,倒是我这闯王的名号有些虚得了!”旁边高迎祥也开口赞叹。

    “哎,闯王过谦了!尔之勇猛,犹胜秉忠。你是我的闯王,秉忠是我的闯将,哈哈哈…”看着战场形势在按照自己既定的方向发展,王嘉胤心情大好。

    他不知道,他这随口一句话,就给张献忠以后多了一个绰号,就叫做“闯将”

    历史上,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的经历是惊人的相似,先是同在王嘉胤手下效力,后来又同在“闯王”高迎祥手下效力,两人同时被称为“闯将”只是后来两人的政治方向发生争执,出现分歧,才队伍分裂,张献忠攻长江流域,而李自成攻黄河流域,两人越行越远…

    现在,李自成已经被凌风收服,自然是不可能与“闯将”这个名号有关联,而张献忠,倒是沿着历史的轨迹,混上了“闯将”的称号。

    “首领,现在敌人已入彀中,只要伏兵齐出,全歼官兵,杀死狗官刘应遇也不在话下啊!”高迎祥说道。

    “好!机不可失!赶紧传我号令,两路伏兵齐出,断其退路,瓮中捉鳖!”

    王嘉胤一声令下,两边山头战鼓齐鸣。

    “咚咚咚…”十几面牛皮鼓敲得震天价响,两座山头上伏兵齐出。

    喊杀声响成一片,义军伏兵齐出。

    官兵见状,开始出现混乱。

    “不好了!我们中了流匪的埋伏了!”

    “四面都是流匪,恐怕要糟糕!”

    “是啊,这可怎么办?”

    “难道今天要死在这儿了?”

    “…”夏成德不愧是身经百战的悍将,临危不惧,挥舞着大刀大喊道:

    “将士们,不要乱,这只是一伙流匪而已!只要大家一鼓作气,就能将他们杀散了!现在冲上去,敢于后退者,斩!”

    说着,将旁边一个惊慌失措的士兵一刀砍死。

    威慑之下,周围士兵果然安定了不少。

    刘应遇这时候也表现出了为帅者地气度,面上毫无畏惧之色,腰中宝刀出鞘,指挥自若:

    “快!整理好阵列,杀过去,谁也不要乱!流匪不是我们的对手!”

    他们的镇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奈何流匪人数实在是太多,简直就像杀之不尽一般,砍翻一批,很快就有另外一批补上来。

    官兵作战勇猛,可时间稍长,力气渐渐不济。

    再看看周围,流匪们还像海洋一般,一眼望不到尽头。

    辅兵和负责运送物资的壮丁们首先顶不住了,呐喊一声开始溃散。

    “官兵溃败了!”

    高迎祥抓住时机,高声喊道。

    周围的流匪都跟着喊起来:

    “官兵溃败了!”

    “官兵溃败了!”

    “围上去,不要让他们跑了!”

    一时之间,喊声响遍整个山野,流匪士气大振。

    反观官兵,则是愈加混乱,人心惶惶。

    满而都是流匪的喊声,混战之中,谁能分得清真假?

    “什么?咱们打败仗了吗?”

    “谁知道呢!反正周围人都是这么喊的。”

    “快跑吧!跑慢了落在流匪们手中,听说是要开膛剖腹,挖出心肝来的。”

    “跑快有命,跑慢没命啊!”“就是!朝廷才给咱们多少饷银?而且都拖欠了半年了,就那么几两开拔银,可不值当地让咱们卖命啊!”“跑吧!”

    一出现这种迹象,立刻就不可抑制。有了带头的,谁还肯接下来拼命?

    兵败如山倒!

    任凭刘应遇和夏成德呼喊,再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刘应遇挥刀砍死身边两个逃兵,其他人再看到他,都是纷纷绕开了,然后继续跑路。

    煮了一半的米饭,大锅都被打翻在地,香喷喷的粥撒了一地。有的溃兵路过的时候稍一犹豫,竟然拿起大碗上前盛了一碗,也不管烫不烫,更不管熟不熟,直接就往最里面塞…

    “都不要跑!你们可是朝廷的官兵,吃着朝廷的饷银,正该是为国尽力的时候,怎么能做逃兵呢?这些只是流匪,哪是咱们的对手,只要镇定了,最后鹿死谁手可还不一定呢!你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