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经总要_前集卷二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集卷二十二 (第1/5页)

    前集 卷二十二

    北蕃地理 契丹,其先与奚异种同类,俱为慕容氏所破,窜于松漠之地,后居黄龙之北辽泽间。辽泽去榆关一千一百里,榆关去幽州七百里,其地南接海,东际辽河,西包泠陉,北界松陉,山川东西三千里。唐置契丹王兼松漠府都督。光启中,中原多故,北边无备,其王钦德稍蚕食,达靼、奚、室韦之属咸被驱役,族帐寝盛。 天?末,遂《冗辱》号。钦德政衰,别部酋长阿保机强大,乃攻渤海扶馀城下之,徙其人而尽有其他,又陷中国平、营二州。石晋有国,割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赂之。周世宗复收瀛、莫,宋陷易州,后契丹尽有奚、达靼、室韦、渤海扶馀及中国十八州之地。其振武丰州,旧在胡中,而中国置吏领之,寻亦陷。其国东南界新罗熟女真,东际生女真,东北控黑水?,西抵夏国,西南距河东岢岚、火山、宁化军、代忻并州,南滨真定州西山界,泊保雄氵食州东南泛海至京东登、莱州。 燕京州军十二中原旧地,幽州,古冀北之地,舜置幽州,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楼烦白檀,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州。唐置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理幽州。自石晋割赂戎主,建为南京,又改燕京,东至符家口三百九十里,正东微北至松亭关四百五十里,西至牛山口百里,正西微北至居庸关一百二十里,东北至中京,出北门,过古长城,至望京,四十里。又过温馀河大夏坡五十里至顺州。东北过白屿河七十里至檀州,自此渐入山,五十里至金沟淀。入山诘曲,无复里堠。过朝鲜河九十里,至古北河口,两旁峻崖,有路,仅容车轨。八十里至新馆,过雕窠岭四十里至卧如来馆,又七十里至柳馆,过松亭岭七十里至?丁造部落。又东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又九十里至铁浆馆。自北堑山七十里至富谷馆,又八十里至通天馆,又二十里至中京。南至雄州,出南门渡卢孤河六十里至良乡县,又过刘李河、范水、涿水至涿州六十里,又七十里至新城县,又四十里至白沟河,渡河至雄州。 关口幽川,四面平川,无险阻可恃,惟古北口以来据其要害,可设兵屯置堡寨。 唐范阳节度之地,古北口、松亭关、野孤门等路并立保障,至今古垒基堞尚存。 有入番之路十数。 大林口,幽州正南,东至盐泊,北至滦州石城县,西北至苻家口山路。 待家口,幽州正东三百四十里,正东至滦河,即滦州,北至平州山。口之西属幽州,东属平州。 松亭关,关东北五里至滦河关城,自幽州东趋营平路,甚平坦,自古匈奴犯边,多由此路。幽州东北四百八十里,北趋泽州路,至中京四百五十里,西至平川蓟州,有柜安、燕氐二山口,通车马。 古北口,幽州正东二百七十里,在今密云县东北一百二十里,两旁陡峻,中路仅容一车,下有涧,巨石磊?鬼,凡四十五里。本范阳防扼奚契丹之所,最为隘束。 得胜口,山口在幽州正北,山口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南至檀州,北至北安州。 宋王口,幽州北一百二十里,居宋王山,口之地属山后。 曹王口,幽州微北一百二十里,居曹王山之北,属山后。 居庸关,幽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在今顺天府北,两山夹峙,一水旁流,关跨南北四十里,悬崖峭壁,最为要险,一路西至妫州,一路北至儒州。 牛山口,在幽州西。 紫荆岭口,幽州西南二百里,岭口之南属易州,北即山后蔚州界。 幽州四面州军涿州,古涿鹿之野,轩辕皇帝战蚩尤之地。汉高祖置涿郡,隋炀帝伐辽,开永济渠二千里,泛龙舟,通涿郡,是也。新城即古督尤亭之地。州之北有涿水、范水、刘李河入幽州界,南至莫州一百六十里,东北至水一百二十里。 关一: 祁沟关,东北至涿州四十里,西北至易州六十里。 蓟州渔阳郡,隋置总管府,唐开元中分渔阳玉田县置州。东至平州三百里,西至幽州二百一十里,南至海口百八十里,北至废长城塞二百二十里,东南至平州一百八十里,东北至卢龙戍一百里,西北至檀州二百七十里。 檀州,治密云县,汉李广弭节白檀是也。隋置州,为燕之边陲障塞。唐置威武军。东至蓟州二百一十里,西至幽州界,北长城四十五里,南至幽州五十五里,东北至长城障塞百里,西北至妫州二百五十里。 顺州,治怀柔县,唐开元中置。东至蓟州百三十里,南至幽州九十里,东北至檀州八十里。 平塞军,在涿州西南,北至易州四十里,南至广信军四十里。 易州,汉涿郡固安县地,隋为上谷郡,唐武德中平窦建德,改为易州。石晋割赂北虏,寻为定武军节度孙行友袭取之,雍熙中再陷。有驳牛山、五回岭、易水、徐水,东牛栏二寨,南至莫州百八十里,广信军七十里;东北至幽州三百一十里;西北至紫荆岭一百里,趋飞狐口,至蔚州三百八十里;西南至定州百四十七里。 滦州,治义丰县。唐末,刘守光据州叛。暴虐尤甚,营平之地于中国南为海隔,其民不得已归于北虏。会石晋割赂燕蓟易,定师三都,尽驱其民入契丹,因以乌滦河为名以居之,县邑犹不改望都、安喜之名,东北滦河(按贾耽所说,自蓟州西北一百二十里至盐城守地,又西北渡滦河至卢龙镇),西至石城九十里,南至海二百一十里,北至平州四十里。 辽州,古辽西北之地,临渝关在州东北五里。先是平渤海,迁其民置州以居之,仍名其邑曰迁民。东至来州七十里,西至闰州四十里,南至海州三十里,北至利州四百五十里。 润州,卢龙塞,东北接辽东泽,唐光启中,契丹有营平之地,因渤海之叛,既讨平,迁其部落,置州以居之,取润水为名。东至辽州四十里,西至渝关四十里,南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