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名茗馆 (第2/5页)
领导行贿的某外企女高管突然从恒远大厦的十楼坠楼身亡,刑警队怀疑是他杀,又找不到证据,只好以自杀结案。案情报告送到名探馆,大家根据尸体伤口的血液凝固状态和骨骼大关节的骨折现象,判断死者确系生前坠楼,没有可疑之处。 正要翻过这一页的时候,林香茗突然锁紧了眉头:“等一下,让我再看看。” 他的目光像黄蜂的螫针,死死盯在报告中注明的死者跳楼的层数和尸体落地的位置上。 “你们不觉得,她跳得有点远吗?”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从高楼坠落的人,跳楼的层数和落地时距离建筑物的位置是呈一定比例的,层数越高,距离就越远,这是铁一样的物理学定律。 “跳得有点远”…也就是说,死者即便是自杀,也不是从十楼跳下,而应该是更高的楼层。 林香茗组织大家把一床被子捆成卷,抬到学校教学楼的十楼,核实了死者坠楼当天的风力与今天相近,就将被子扔下,测算了被子落地后距离教学楼的位置,一共实验了5次,结果证明:报告上所写的尸体落地位置比实验得出的要远得多。然后,林香茗再逐层测试,最终发现,只有当被子从14楼扔下时,才能坠落到报告中记载的尸体落地位置。 林香茗带领名探馆的成员们迅速赶到恒远大厦,电梯直上14楼,在与尸体落地位置相对的那个房间里,发现了还没有清理彻底的搏斗痕迹… 凶手是恒远大厦的物业经理,在那位受贿的市领导授意下,为了毁灭人证,他从14楼的这间房间里把女高管推了下去,然后在10楼的房间里伪造了自杀的现场。 这一事件轰动全国,名探馆就此声名大噪。林香茗借势而上,在中国警官大学的颁奖仪式上,向颁奖的市局领导提出了一个奇特的要求:希望市局选取一些近年没有侦破的悬案的档案,交给名探馆尝试着重新侦办。市局领导虽然觉得这小子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但他那张有着炯炯双目的英俊面庞,犹如冉冉升起、光华四射的一轮旭日,耀得人心神激荡,不得不接受了他的请求。 媒体记者们瞪圆了眼睛:这群在校大学生的侦探梦还能做多久?林香茗犹如小满时节最丰盈的一场雨水,注定要催熟这一新萌的奇迹。他一方面加强名探馆的制度建设,确立“实战推理”和义务协助警方办案的双重活动机制,一方面带领大家,在大学毕业的前一年成功侦破了3起悬案,使名探馆雄姿英发地接连占据各大都市报的显要位置。以前只在动漫中见识的“高中生侦探”或“侦探学园”如今就在眼前呈现,一时间,考上中国警官大学,加入名探馆,成为全中国青少年推理迷们的第一梦想。 谁知大学毕业前夕,拥有微软高级工程师身份的林香茗因为拒绝学习过时的电脑课程,计算机考试不及格,居然没有拿到毕业证,爆出中国警官大学历史上最大的冷门。林香茗也不介意,领了结业证就自费到美国留学去了,拜在世界顶级犯罪行为剖析专家JohnDouglas的门下学习。从此杳如黄鹤,音信皆无,直到后来市局局长许瑞龙把他请回国为止。 名探馆的成员感念林香茗的再造之功,改名“名茗馆” 如今的名茗馆,已经成功跻身中国四大推理咨询机构。由于公安部领导的特别关照,他们能随时调到国内最新发生的重大刑事案件进行“实战推理”其推理结果供一线办案人员做“重要参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名茗馆馆主如果觉得哪起案件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有权传召第一侦办负责人来问询,该负责人不得有违。这在低级别警官中往往被视为天大的喜事,一来表明自己这个案子“够份儿”一旦在名茗馆的协助下侦破了,在同行中是非常露脸的事;二来——也是更加重要的一点,名茗馆的成员虽然还都是没毕业的学生,但都是上层着意培养的精英,前途如花似锦,将来少说也能当上个省公安厅厅长,和他们提早搭上钩,对将来的晋职大大有利。 这也就是司马凉站在名茗馆的门口,感到如梦似幻的原因。 “司马警官,请进。” 他正在咂摸着怎样能给名茗馆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将来提拔时记得有自己这么一号人,房间里突然传来一声轻呼,他猛地醒来,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进去。 一片明晃晃的黄色光芒,好像洒满阳光的长方形水池,耀得他一阵眼花,不由得低下头去,又觉得这样像被审的犯人,煞是晦气,下巴稍稍抬起了一点。 原来是一张黄色的长桌,窗外天光铺在桌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 房间很宽,很长,也很高。分上下两层,首尾各以铁梯相连,都是一排排的灰色铁质书架铺展开去,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书脊各异,又无不泛黄的图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一片晚秋的梯田,其间飘动着一些不可名状的微粒,仿佛是所有的书正在一起出神。 长桌的一头冲着自己,另一头的椅子是空的,两侧各坐了三个人。发出轻呼声的是左边的一个女生,面皮白净,略略消瘦,两绺黛眉,一副薄唇。 “司马警官,请坐。”女生又说话了。 司马凉才看见面前的椅子,慢慢坐下,屁股只沾了半个椅面,脖子却依旧习惯性地梗着。 领他进来的女管理员轻轻把门关上,下楼去了。 名茗馆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极遥远的地方有高跟鞋轻轻的踩踏声,咔嗒咔嗒…令人怀疑是钟表的秒针在跳动。 没人说话。 他以为对方是晚辈,是学生,应该先主动和自己这个已经40多岁的警官打招呼,客套客套,寒暄两句,谁知竟都没有。 这就是名茗馆。 这才是名茗馆。 无奈之下,司马凉只得主动站起身,掏出一张名片,递给那个薄嘴唇的女生:“我叫司马凉,请凝姑娘多多关照。” “我叫张燚。”女生摇摇头,示意他认错了人,接过名片,眉头一皱,又把名片还给了他“司马警官,请不要紧张。” 司马凉这才看清,那名片上竟写着“丽丽按摩房”的字样,想必是前两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