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意马莫纵 (第4/5页)
我们想修道,就要不顺着妄想走,所以我们必须有正念,绝对不能有这种妄想,所以说“慎勿信汝意”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的想法就是妄想。 这个妄想,我们大家有时候不认识,认为:“人不就得有想法?没有想法能活着吗?”我们这么认为就错了,因为你不知道,你本来的“我”它不需要想。想是众生所生起来的想,众生才有想,佛没有能想和所想,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人有时候为什么不能认识到这地方?说:“我不想,还叫人吗?我能活着吗?我能办事情吗?”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修道成功不成功,这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了。如果这关你要是不清楚,那就要走很漫长的一段路程,就得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去走,而且等有所体会的时候,那已经是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我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说清楚。 佛已经讲了“慎勿信汝意”就是说,这个妄想,从我们无始劫来的一念无明就开始逐渐地形成了,形成了什么呢?妄想。什么妄想?幽隐妄想。幽隐妄想不断地生起,就生起了微细的妄想;微细的妄想又变粗,变成细妄想;最后变成粗妄想。 那我们是哪一步呢?我们现在正是处在粗妄想的阶段,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个粗妄想。粗妄想里有恶妄想和善妄想,我们现在修道了,是处在粗妄想里的善妄想,若做恶事就是粗妄想里的恶妄想。你想一想,既是妄想,我们的这个“意”能相信吗?所以一定要清楚“慎勿信汝意”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根本。佛说你一定要谨慎,千万千万不要相信你的想法。你的想法正是粗妄想,所以不能相信。 我们知道了这个根本以后,下一步就明白了“汝意不可信”汝意,我们既然知道它是粗妄想,不可信。我们修道修了很长时间,不断地努力,有了修持功夫,最后心里有所清净,有很多的境界就现前了,那是细妄想。细妄想可不可以相信呢?佛告诉你“汝意不可信”你这时候的意思还不可信。我们又不断地努力,心里更清净,而且有一种如如不动的感觉,这时候的心态就非常好了,甚至见光,心里有时候稍稍有一点透明的感觉了,心里简直像开花般地乐。我们这时候的想法能不能相信呢?佛告诉你“汝意不可信”还是不能相信的。 我们又不断地修行,甚至放大光明,就有放大光明那种感觉,出现了这个眼、那个眼、那个通,有很多的东西都生起来了,甚至了不起了。这种情况,你的意可不可信呢?佛说“汝意不可信”汝意还不可信哪。我们不到究竟的时候,就不能相信我们的“意”什么是究竟,要什么时候才能相信我们的意呢?就是没有意的时候,没有想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相信。 这是一个矛盾吧?是不是?很大一个矛盾。“你说这个事情让我们相信,让我们想,要相信汝意,那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相信呢?”就是让你永远也不要相信,你真正的永远不相信,放下了,你那个意就变成了智慧,它就没有能想和所想了,不用你动脑子去想了。 就比如喝水,打开盖就喝下去了,他不用这个,他连杯都不用,为什么不用杯?他不渴,喝它干吗呀?多那事干吗?是不是?他不存在渴的问题。哪像我们想象的:人得吃饭,还得用勺子、用钵,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钵可能从空中飞出来,天人来给送食物。咱们想的是那一套,那都是你世间人的想法。 到时候像那天人,最高的天人,意念一动就吃了,是不是?意念一动就把饭吃了,满口留满了那种清香,肚子还饱,没有饥饿的感觉。那味道一样一样的,甚至比你吃的那个东西还甜蜜。那不是你想来的,你想,它不会得来的,就这种状态,你想它都不来,所以说不用想。但是他这里还有个细妄想,它不是粗妄想,是个细妄想,所以那个情况我们也不可相信。 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相信自己呢?那就是证到佛那个地步,没有妄想了。证到阿罗汉了,这才可以稍微相信一点自己的意思,但是和究竟比,还差一块。只有达到究竟的时候,我们才能相信自己。等你相信自己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大家能说一下吗?谁说一下,什么时候可以相信自己呢? 弟子:无念。 对,无念的时候。还有谁能说一说? 真正相信自己的时候就是无我了,无我的时候才能真正地相信自己。这也怪啊,无我了还要相信自己。那时候才有自己,那是个真我,有我的时候都是个假我。所谓的真我那只是个代名词,是针对我们的假我而说的。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真正地相信自己,你不证到这个地步永远不行。因为什么呢?我们的想法正是一个污垢,是个灰尘。 比如说这个粉笔,我们在没有定力的时候,说:“我要拿四根粉笔”我们就得一根一根地把它数过来,一二三四地拿过来,我们就得这么费事地拿过来。当我们的定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用想的时候,或是微细想的时候,刚一动念说“需要四个”只要轻轻地一动念,顺手一拿,不用数,它也是四个。你怎么想它怎么做,你念头一动,和外面都是相应的,你说还用你想吗?这个时候都不用你想,但是那里面还有想,这还是个微细地想,你察觉不出来了。 何况我们最后达到无念,整个三千世界都化为一真实。化为一真实的时候,那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粉笔、水这些事了,都没有啥意义了,连我都不存在了,要这些东西干吗?还有啥意义?是不是?啥意义都没有,但是无事不办,不是说我们像个木头疙瘩,而是无事不办。像镜子一样,镜子本来是空的,啥也没有。你来,它也照;他来,它也能照;都来还都能照。你走,它也那样,它也没有减少,镜子还是镜子;你来了,照了,它也没有增多,就这么自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